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设计1、本单元教材内容
例1.认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
例2.学习画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例3.学习画平行线,理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例1.把四边形分类,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例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学习画高,梯形的各部分名称。
2、重难点、关键
重点:垂直与平行的概念;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难点:画垂线、画平行线、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关键:加强作图的训练和指导,重视作图能力的培养。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课时划分
6课时
(1)垂直与平行 3课时左右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课时左右
2.1.1函数
1.8.2充要条件(二)
5.4.1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一)
11.1.2随机事件的概率(2)
3.3.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
6.3.1不等式的证明1
2.2函数的表示法
5.8平移
5.4.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二)
6.3.4不等式的证明(4)
5.6.2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律(二)
6.2.3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3.2.1等差数列(一)
6.1.3不等式的性质(三)
2.3.3函数的奇偶性
1.7.2四种命题
5.7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1.3.1交集、并集
2.1.2映射
1.4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3.2.2等差数列(二)
1.5.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6.5.2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二)
3.3.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二)
5.1.1向量
10.4.2排列组合综合(2)
6.4不等式的解法
11.3.2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2)
11.3.1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1)
2.3.1函数的单调性(一)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