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的运算律。
【教学难点】
概括加法的运算律,尝试用字母表示。
【教学过程】
一、教师适当引导,进入新知。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1.课件出示:这是同学们课外活动的情况。谁能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联系题意讲解,并板书:28+17=45(人),问:还可能怎样想:17+28=45(人)。
板书算式。
2.比较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3.得数相同的算式我们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成等式。
4.举例: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自己写一写。学生说,老师相机板书等式,并追问: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写的?核实是否相等。
5.概括规律:仔细观察,有什么规律?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发现规律。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规律?可适当提示:用符号、文字、字母┅┅
学生思考,充分发表自己意见,教师给予肯定。
7.数学上,我们一般用a、b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a+b=b+a.老师小结:
引出:加法交换律(板书)
8.小练习:填数
三、教学加法结合律。
1.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动脑,有了很多发现,大家真不简单。现在我们再来解决一个问题,看看会有哪些收获?课件出示
2.列式解答,利用题意追问算式含义,并相机加括号表示先算。还可能先算什么?说算式含义
3.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得数为什么相同?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成等式。
4.出示书上题目,说一说,算一算。
5.概括规律: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发现规律。
6.你能不能再举几个例子?学生举例。
7.教师小结,引出:加法结合律(板书)。如果用a、b、c分别表示这三个加数,加法结合律可以表示成?
8.小练习:填数。
四、总结新知,组织练习。
1.刚才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它们都是运用在加法中的规律。师总结。
2.课后练习:
(1)下面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学生说一说,对第三道重点分析,引出加法运算律有作用。
(2)比较体会运算律的作用,知道凑整百。
(3)凑整百小练习。
2014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数学高二必修三人教版第二章知识点: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016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周长练习题精选
高二数学必修三人教版第二章同步练习:随机抽样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分析2014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的面积》练习题:第一学期
小学数学第二册期末试题2014
高二数学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梳理:随机事件的概率
高考数学复数知识点梳理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必考知识点:三角函数
2014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题答案
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答案
必备的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测试题:《解决问题》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法练习题精选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答案
小学数学第二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7年高考数学公式大全:圆的有关性质
关于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2014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人教版高二数学必修三第二章同步练习:用样本估计总体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知识点:集合的基本运算
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冀教版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答案
高考数学七大知识点归纳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