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统计和年、月、日》整理和复习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统计和年、月、日》整理和复习设计统计和年、月、日 复习设计
共8课时 总第62课时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
4、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进一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复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请每一位学生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分别表示出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结构。
2、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1)先想一想各单元分别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
(2)再看例题。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你认为哪些例题解释同一个内容?这些内容你理解吗?
(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各单元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
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
1、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小组交流。
师巡视: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对展示的作品做评价。
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各单元知识结构图分别向学生展示。对着结构图,引导学生系统回忆各单元所学知识。
3、提出问题和介绍经验
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向同伴介绍的?
组织学生质疑、释疑并交流整理知识的体会。
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1、出示教科书第113页第5~6题,然后让学生独立作业,可直接写在书上。最后反馈交流。
2、学生独立完成P117-118页第5-7题。
四、全课小结
1、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5加法 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关于除法的验算的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和圆锥的体积的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三章整理与复习(一)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反比例的意义的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1认识立体图形 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10的分与合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实践活动:剪一剪的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数学乐园》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体积计算》下册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钝角和锐角的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1分类(一)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的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丰收的果园 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表面积的计算的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关于需要几个轮子的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5以内的加法 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正比例的意义的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得数是8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关于简单的数据分析的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关于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锥体积计算和应用的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复习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体积的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