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克与千克认识》教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克与千克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千克、克的认识。
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形成重量的概念,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称量物品经常用到的秤称。能正确估计出物品的重量。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1000克=1千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台秤、2分硬币、花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口算训练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乘法和除法的口算题,请你看卡片进行解答。
(指名学生答题)
2、我把做过的乘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左边,把除法题目放在天平的右边。
3、做完了口算题目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4、通过刚才是实验表明,只有天平左右两边放一样重的物体托盘才会保持平衡。
二、认识重量单位克
1、师:请你用手掂一掂,一包盐和一个硬币,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请你再用手掂一掂,一个硬币和一团棉花,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会往哪边沉?
问:通过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盐比硬币重得多,所以同学们很快就知道了,但是硬币和棉花就不那么容易判断了,因为它们之间的差别不是很大,对于很轻的物体,我们就用克来衡量。
板书:克的认识
2、实验:拿出一个5克的砝码放在天平的左边,不断往另一边加2分的硬币直到两端平衡。
问: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3、掂一掂1克有多重。
4、称1克米、2克花生、5克绿豆,说说你是怎么称的。
三、认识重量单位千克
1、师:我们刚才认识了克,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词是用来表示重量的呢?
完成板书:克和千克的认识
师:我们经常见到的台称就是以千克为单位的。
(讲解台秤的使用方法)
师:请你往台秤上放一些有标识重量的零食,称出1千克来,然后统计1千克到底有多少克。
学生汇报,板书:1千克=1000克
2、随便称1千克物品,然后去参观别的小组。
(以上视学生的表现发给一个信封,学生不能当场打开)
3、学生根据信封中的内容购物,采取成信购物的方式,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购物的。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测试题
2015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经典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知识点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复习试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人教版
北师大版小学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六年级)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2014-2015学年)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六年级数学第一册期末试题北师版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苏教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竞赛题
六个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应注意的方面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苏教版
2016届江苏高考复习圆的方程专题练习(带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
数学2016高考一轮备考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能力与测试
144分高考数学学霸经验谈要掌握节奏备战高考
2016届江苏高考复习曲线与方程专题练习(带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练习题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知识点
江苏2016届高考复习曲线与方程专题练习(带答案)
盘点2016高考数学一轮备考算法初步知识点
《合理安排时间》教学反思
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人教版
2016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切记三多三少
2015-2016高考数学一轮备考算法的概念知识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