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7
收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三课时《角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第三课时《角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P42、43页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角和直角的把握。
教学难点:
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方格纸、正方体和长方体盒子、直尺、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完成第42页练习八的第2题。
出示三角形和四边形。
观察这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
学生观察图形并思考。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角和直角。
[设计意图]:情境学习,进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1、完成第42页练习八第3。
要求观察区分出题中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说说理由。
学生观察题中的图形然后判断,汇报说明理由。
如第2个图可以引导学生说两条线相接的地方不是一个顶点,而是一段弯曲的线,所以不是角。
2、完成第42练习八第3题。
教师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或把这两个角做成投影片,把他们重叠起来验证。
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从而验证角的大小。
指名汇报并说明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第42练习八第4题。
教师先让学生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来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
学生先独立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检验。
指名汇报,并说明理由。
4、完成第42练习八第5题。
教师用钉子板或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照样子画出两个图形,然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检验一下是否是直角。
学生活动。
5、完成第43练习八第6题。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照教科书上的样子画。
观察这两个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两个三角形,观察图形、思考、汇报。
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了解到: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都有直角。学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完成第43练习八第7题。
左图中有3个角,中图中有7个角,右图中有8个角。做题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找,教师作必要的指点。
2、完成第43练习八第8题。
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盒子上各面共有24个角。教师指导学生数数看一共有多少个角。
学生活动。
指名汇报并演示数法。
[设计意图]:变式练习加强学生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2016中考数学知识点复习:相反数定义
(2016新课标1)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阅读答案
高考数学遇到不会做的题怎么办?
2016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
2016中考数学复习必知考点:多项式的乘法
2016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高一数学常用公式总结:诱导公式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各种题型的解答技巧
2016中考数学复习必知考点:分式除法法则
2017高考备考指导:高三生征服数学科目18问
2016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方程和方程组
2016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四边形
高一数学诱导公式
高考数学五月冲刺复习方法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数学的做题技巧有哪些
2017年2016中考数学知识点复习:有理数乘除法
中考几何解题方法与分析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答题原则
寒假生活指导:初一书数学寒假作业答案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时间分配
2016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实数
2016中考数学复习必知考点:全等三角形
中考数学答题技巧与应试策略参考
高一数学函数倍角公式
2016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统计初步
高一数学解题的技巧
新人教版初一下册数学第五章教学计划汇总
中考数学解题方法:审题要点
2016中考数学复习必知考点:单项式与多项式
2016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三角形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