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说课稿: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测量》优秀说课稿模板_说课稿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小学数学说课稿:青岛版...
首页>数学教研>说课稿>小学数学说...

小学数学说课稿: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测量》优秀说课稿模板

2016-10-27 收藏

 《测 量》说课稿 一: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测量》,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甜甜的梦》第一课,实际上是《长度单位的认识》。本节课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材引导学生参与多种活动,把估测活动贯穿于整个测量过程之中,使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长度概念。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测量的方法已经掌握,有一定的用直尺测量的能力。对毫米和分米虽没有正式的接触,但生活中已对毫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对毫米的准确长度却没有真正的理解,所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很难建立。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经历猜测、探索、验证的过程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培养估测意识,发展估测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

建立1分米、1毫米的概念,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

经历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能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学习准备】

彩色笔、信用卡、吸管、米尺、直尺、课件等。

二:依据教学理念确定教法和渗透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引导发现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学法上,学生主要是在观察、操作活动、小组交流中进行学习。关于学法的具体指导将在教学过程中详细说明.

三: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过程的设计尤其重要。本着关注学习起点,突出”实效”、注重“数学”操作感的教学理念,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几步进行:

(一)复习旧知:为了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我让学生回忆米和厘米,并用肢体表示大体长度,为学习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关系做好铺垫,有利于知识的承前启后。

(二)自主探究,引发问题

活动1:估计

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处和重要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我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情境:“比一比谁的眼力好”让学生充分地估计生活中的物品如吸管、彩色笔的长度、信用卡的厚度,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估测能力。当学生估计的结果出现误差,学生就会明白后面的实际测量是相当必要的。

(三)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2:认识毫米

当学生发现彩色笔的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数,老师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彩色笔长12厘米多一些,是多几小格?值得说明的是在一年级时, 学生是习惯把不满整厘米的,按整厘米来算,所以这边我放慢脚步,先引导多出几小格,再引出毫米这个新单位,继而过渡到几毫米,最后明确彩色笔的准确长度是几厘米几毫米。

因为毫米单位比较小,不容易体验,为此我先让学生在估计的基础上实际测量信用卡厚度、感受1毫米的长度,并找出身边1毫米长的物品,最后提出:你能记住毫米这个长度吗?通过这些细节的预设使学生能在记忆中形成毫米的表象。

因为学生在使用直尺的过程中对毫米有初步的感知,再加上学生对毫米的认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会比较困难,所以有意的设计先引导学生认识毫米,再认识分米。关于毫米和分米认识在设计上并没有平均用力。

活动3:认识分米

我主要是放手让学生估计---测量---感受进率---再估计---再测量,使学生由表面到实质地体验分米这一长度单位,并进一步知道分米和厘米、分米和米的进率。具体的安排是这样的:

1:我先让学生估计10厘米长的吸管,然后在实际测量具体长度。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10厘米长的铅笔准备起来容易有误差,就大胆改变了教材,用精确准备的10厘米长的吸管来代替。

2、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并用手比划1分米,建立比较直观的感受和印象。

继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软尺上的1分米,知道1米=10分米。

3、学生以分米为单位先估计课桌的长度再测量验证,使学生直接地反馈出对分米的理解和初步应用。

当学生认识完毫米和分米后,我特意安排让学生根据反馈表中估计与实际测量进行对比,让学生四人一组相互评价,并对估计得最接近的学生,现场给以肯定。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要为学生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所以这一小环节的设计,有效地在课堂展现出老师对学生劳动成果的重视,对生生交流的检查,防止学生估计容易留于形式,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估计习惯有一定的意义。

(四)梳理长度知识

让学生回顾4个长度单位,并给长度按顺序排排队,把整节课的新知作个梳理,使长度单位的学习比较有系统性。

(五)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1、让学生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填一填

由于考虑到时间可能不够,为此在此道题中我有意穿插了两道初步的单位换算题, 为以后的熟练掌握单位间的换算打下基础,有关单位换算的,则在以后再进行专项的练习。

2、画一画。

请学生分别画出长30mm、2cm5mm、1dm的线段。一方面,在画的过程中强化分米、毫米的表象;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用直尺画线段的能力。

3、 让学生选择米尺、1分米的吸管、直尺或者信用卡,自主测量班级物体的长度,先估计有多长,再进行实际测量,并记录好数据进行汇报。通过此测量活动,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米、分米、厘米、毫米这4个长度单位的表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展示几位同学的记录表,了解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反馈情况,及在实际的测量中选用的单位是否合适;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表格回收,因为表格中有学生的姓名,课后也可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纵观整节课,我的教学预设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课的教学内容,本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理念,设计简单可行的操作活动,努力实现教学目标。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