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4
收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
三、教学准备
量杯、水、梨、土豆、石块、橡皮泥、A4纸。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吗?如果要求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教师:(出示一张A4纸)严格来说,一张A4纸也是一个薄薄的长方体,那么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引导学生思考,悟出一张纸太薄了,可以用多些的纸来测量,再进一步感悟到用整十、整百张来测量更便于计算。
板书:V1张=V100张÷100。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A4纸的体积,即复习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又有所超越,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后面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埋下伏笔。
(二)探究合作,测量体积
1.明确任务,思考方案。
教师:刚才我们是直接测量一张A4纸的体积吗?我们是把1张A4纸的体积转化为100张,然后再求出一张。这里同学们很聪明地利用了转化思想,从而想出了测量方法。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过了,那大屏幕上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想测量吗?今天我们就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并出示课件)
教师: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会测量吗?先互相说说打算怎么测量?(给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测量方案)
【设计意图】在动手实验之前,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能使学生明确实验的任务和养成先制定实验方案,再根据方案实验的科学态度。
2.合作交流,汇报方案。
学生1:橡皮泥容易变形,我们可以把橡皮泥压制成规则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再测量长、宽、高,从而计算出橡皮泥的体积。
学生2:可以把梨放到装水的量杯里,水面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梨的体积。
教师指出,这种方法可以称为“排水法”。
【设计意图】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一定能够想到许多不同的方案,再通过这些方案的比较,使学生感受到哪些方案是可行的,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热情。
3.小组合作,操作实践。
(1)学生分组操作,并把测量数据填写在记录单里。
(2)请小组代表上台重点介绍排水法测量梨的体积,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
(3)教师适时板书:V物体=V上升部分。
教师:想一想,遇到下面这两种情况,你还能计算出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吗?
4.再次实验,深化认识。
实验一:请同学将量杯里的土豆取出,观察量杯中的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二:把一块石头放入装满水的量杯,杯中的水又有什么变化?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完善结论。
V物体=V下降部分;
V物体=V溢出部分。
教师:我们现在懂得了利用转化思想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谁来说一说,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可以利用刚才的方法测出乒乓球和冰块的体积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学生实验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感悟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时转化思想的应用,并且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不同的转化方法,使学生对利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有一个丰富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做中学”的乐趣。
(三)巩固练习,强化提高
1.基本练习。
2.巩固提高。
教材P41练习九第7题:
3.课外延伸。
教材P41练习九第13题:
【设计意图】习题设计上,我们需要做到循序渐进。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练习中基本上采用全部放手的做法,让学生独立分析解答,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给学生营造自主的学习氛围。
(四)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我们可以怎么求一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完成教材第41页练习九第8题、第9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6.1平均数课件(共21张PPT)
5.5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里程碑上的数课件(共18张PPT)
4.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课件(共13张PPT)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回顾与思考》课件(共13张PPT)
4.3《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课件(共31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3.2平面直角坐标系课件(共22张PPT)
课件北师大版七下1.3同底数幂的乘法1
初一北师大版数学5.1.1认识三角形。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5.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共24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7.3平行线的判定课件(共18张PPT)
北师大八年级上5.6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课件(共22张PPT)
课件北师大版七下6.2变化中的三角形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5.8三元一次方程组课件(共28张PPT)
课件北师大版七下1.7平方差公式(1)
6.3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课件(共17张PPT)
7.5《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共26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4.4一次函数的应用课件(共25张PPT)
5.7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课件(共25张PPT)
《7.4平行线的性质》课件(共25张PPT)
7.5《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共24张PPT)
课件北师大版七下1.4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10整式的运算复习课件
5.3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3.1确定位置课件(共25张PPT)
课件北师大版七下1.5同底数幂的除法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7.2定义与命题课件(共23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4.1函数课件+教案和课时训练
5.4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增收节支课件(共21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7.5三角形內角和定理课件(共32张PPT)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4.3一次函数的图象课件(共18张PPT)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