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1
收藏
两百多年以前,在清代乾隆五十年的时候,乾隆皇帝在乾清宫摆下千叟宴,3900多位老年人应邀参加宴会。其中有一位客人的年纪特别大。
大臣纪昀(“昀”读“yún”)在一旁凑热闹,也说一说这位老寿星的岁数,当然也不是明说,而是对出了下联:
古稀双庆,又多一个春秋。
对联里讲些什么呢?这位老者的岁数究竟是多少?
先看上联。花甲就是甲子,一个甲子是60年时间。“花甲重开”,是说经过了两个甲子,就是120年,这还不够,还要“外加三七岁月”,3和7相乘,是21年,所以总数是60×2+3×7=141。
可见乾隆皇帝是说,这位老人家141岁。
再看下联。“古稀”是70岁。唐代诗人杜甫《曲江二首》诗中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当然,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好了,七十自称小弟弟,活到八十不稀奇,可是直到半个世纪以前,能活70岁还是值得骄傲和令人羡慕的,往往要好好地庆贺一番。“古稀双庆”,是说这位老先生居然有两次庆贺古稀,度过了两个70年,并且不止这些,还“又多一个春秋”,总数是70×2+1=141。
可见纪昀是在变个花样说,不错,这位老年人是141岁。
这位年龄特大的老寿星有多大岁数呢?
乾隆帝说了,不过不是明说,而且是出了一道对联的上联: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2016中考数学不等式知识点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2016高一数学期中向量的数量积必考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作轴对称图形知识必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卷
2016中考数学不等式知识点复习:不等式的解集
数学初一期中考用字母表示数必考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标准差与方差重点资料
初一数学期中考科学记数法知识要点北师大版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线和角》练习题精选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计算专项训练
西师大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课后训练题:《加减法的关系》
2016中考数学不等式常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浅议探究性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运用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试题
小学数学课堂的语言艺术探讨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试题
名师指点:高中数学的五大迷思
高一上册数学期中必考知识点:集合有关概念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正数和负数复习要点必考
2016年秋季四年级上学期数学同步练习题:《加法运算律》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应用题练习
2016-2017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检测题:《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新课标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试题
必备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证明知识点
沪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练习题
2016中考数学三角函数常考点:锐角三角函数值的大小比较
数学初三期中考一元二次方程必考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期中考要点整理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用字母表示数》试题
2016中考数学不等式知识点备考:一元一次不等式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