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08
收藏
有些问题用我们习惯思维的方式似乎是难以解决的,如果我们能突破常规去思考,就能使思维“豁然开朗”,而使问题迎刃而解。请看下面的例子。
图1-1中有9个点,试—笔画出4条直线,把这9个点连接起来(从何处起头都行,直线可以交叉,但不能重合)。
一笔画出4条直线,难以穿过9个点。这是由于我们不易想到将直线延伸到9个点的范围界限之外。如果能突破这种习惯思维方式的束缚,则如图1-2便可一笔画出4条直线使之通过这9个点。
图1-1 图1-2
下面我们看这个问题,在一张纸上,挖击一个直径为2厘米的圆(如图17一12),并要让您将一块直径为3厘米的硬币穿过去。你觉得这可能吗?应该怎么做?
答案
我们只需将这张纸沿着圆的一条直径折起来(如图1-3),再将半圆弧ACB拉直成线段ACB(如图1-4),则线段ACB的长为厘米,而
>3,故可将直径为3厘米的硬币穿过去。
图1-3 图1-4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反思(2)
《比高矮、比长短》教学反思(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2)
《圆锥的体积》教学反思
《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反思(2)
《认识负数》教学反思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反思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2)
《数一数》教学反思(2)
《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1)
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设想与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反思(2)
《圆柱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圆柱的认识》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2)
《比多少》教学反思(1)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3)
《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1)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反思(1)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2)
《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反思
《解比例》教学片断及反思
《认识负数(二)》教学反思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教学反思
《数一数》教学反思(1)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