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02
收藏
九九歌
春秋时代,齐桓公(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想争霸中原,于是想方设法广罗人才。他听从管仲的建议,设立了“招贤馆”,但设馆近一年却无人应召。齐桓公颇为着急,一天,有一个老汉来应召,齐桓公很高兴,立刻接见这个老汉。齐桓公问他:“老先生有什么本领呀?”老头说:“我没什么本领,我只会‘九九歌’”。齐桓公听了鄙夷地一笑:“会九九歌有什么稀奇,这不过是雕虫小技,光靠这一点恐怕算不上贤士吧!你还有什么别的本领吗?”老头说:“我确实没有别的本事。不过,如果您对我这个只懂‘九九歌’的人都以礼相待,传闻出去,大家都会认为你确实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这样,何愁天下贤士不闻风而来呢?”齐桓公认为他说得有理,就把他请进招贤馆,待之以上宾。果然,半年不到,有本领的人纷至沓来。齐桓公重用这批人,终于使国家强盛起来,成了春秋五霸之首。这个故事记录在《韩诗外传》里,从中表明在我国古代人们是熟练掌握“九九表”的。
“九九表”传说为伏羲所制,《管子》、《荀子》中都有记载。“九九表”就是乘法口诀表,不过古时的口诀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故称“九九歌”。总之,乘法口诀表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然而,在西欧直至中世纪,乘法口诀还不为一般人所知。十七世纪中叶,英国人佩皮斯虽已获得剑桥大学的硕士学位,当了英国的掌玺官,但他还不会九九表。后来他花了好多天才跟别人学会了这个对他说来是“前所未有地艰难”的九九表。而在他学会做乘法之后两年来,就成了英国不列颠科学院的皇家学会会员。这其中当然有其它的一些原因,但也可看出“九九表”在西欧的普及较迟。
现在,就是小学生对“九九表”也是很熟悉了。不过,有时也有不够熟悉的情况。比如:你能在10秒钟内答出下题吗:“若两个数的积的末位数是4,这两个数的末位数有哪些搭配情况?”
1962年在捷克举行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曾出过这样一道题:
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最小自然数n:
(1)在十进制中,n的个位数字为6?
(2)如把这数的个位数字6去掉,并在余下的数字之前添上数字6,则所得数是原数n的4倍。
别看这是国际数学竞赛题,原题附的解答也颇为“高精尖”的,但实际上,只要会“九九表”的人,解这道题绝不成问题。
不妨记这个数为……* * * * *6,则它的4倍应把6移至首位,为此,只须列一个竖式:
大家马上就知道,积的末位是4,于是被乘数的十位数字也是4,式子变成了
现在,立刻得出,积的十位数字(也是被乘数的百位数字)是8,就这样推下去,一直推到在积的数字中出现6就可以中止了:
如是可知n=153846。
当然如果你愿意再推下去,还可得n=153846153846,或n=153846153846153846……等。
所以,准确点说,所求数中最小的一个n是153846。
从自然数到分数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代数式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课件2(浙教版七年级上)
准确数和近似数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
有理数的乘方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4.1用字母表示数课件2(浙教版七上)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有理数课件2浙教版七年级上
方程在图形中的初步应用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作者:柳相英
4.5合并同类项课件2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绝对值课件2浙教版七年级上
3.3立方根课件2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1.3数轴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梅溪中学)
1.2有理数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梅溪中学)
数轴课件3浙教版七年级上
合并同类项公开课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代数式的值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
第3章实数复习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
1.1从自然数到分数课件1(浙教版七年级上)
平方根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用字母表示数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
第4章代数式复习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扇形统计图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
6.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课件浙教版七年级上(汪老师整理)
3.3立方根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3.4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一元一次方程课件ppt浙教版七年级上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