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2-05
收藏
1.理解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感受整十数的加、减法与个位数加、减法之间密切的联系
突破建议:
(1)通过数数,强化计数方式的变化。教师创设情境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列式计算,可以先让学生数数一共有多少本书,数后追问学生:“为什么10本10本地数?”或追问:“为什么不1本1本地数?”通过强化计数方式的变化,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利用小棒、计数器等学具进行操作,帮助学生思考并得到结果,如计算10+20时,用10根一捆的小棒摆,先摆1捆小棒表示10,再摆2捆小棒表示20,合起来是3捆,也就是30。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加强交流,鼓励学生将算的过程用语言表达清楚;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评价,使学生体会单位相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计算方法与10以内加、减法基本相同。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几个十与几个十相加(减)的表象,加深对整十数加、减计算方法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在动手操作阶段,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30根单根的小棒、3捆十根一捆的小棒和计数器等,让学生自主选择学具,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引导学生以“十”为单位进行操作,并理解算理。
(3)通过10以内的加、减法和整十数加、减法的类比,让学生体会整十数的加、减法与个位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同时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以“十”为计数单位的认识。
2.能正确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突破建议:
教学中,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外,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设新颖的练习形式,如“开火车”“送信”“接力”“对口令”“找朋友”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提高计算能力;练习时,减少书面练习,多进行口头练习,既可以增大练习容量,又减轻学生书写的负担,同时口头练习形式多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人教版四上册《土地面积单位》说课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教案
人教版四上册《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训练题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2016含答案)
【学习指导】高二数学学习方法:反思解题法
人教版数学四上《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教案
高二数学解题技巧:做好高考数学题的12种方法
数学高二必修三人教版第二章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最喜欢的水果》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四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实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最喜欢的水果》片段点评
人教版四年级上《土地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2017年小升初数学自我测试题
《倒数的认识》听课心得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最喜欢的水果》教学预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最喜欢的水果》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上册《面积和周长的对比》教案
备战小升初数学性质和规律知识点整理
2017年小升初数学小数四则运算知识点
人教版四上数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片段
小升初考试数学运算定律知识点积累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最喜欢的水果》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教学叙事 开学第一课,孩子这样感动着我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运算律》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小升初数学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2016)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最喜欢的水果》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实录
小升初数学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