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1
收藏
数学教学要展现出数学的思维过程,以学生发展为基本理念,要学生领会和实现数学化,明确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生活中的数学小故事:健身俱乐部,欢迎继续关注数学网。
肯和利兹是在一家健身俱乐部首次相遇并相互认识的。
(la)肯是在一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那天开始去健身俱乐部的。
(2b))此后,肯每隔四天(即第五天)去一次。
(2a)利兹是在一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二那天开始去健身俱乐部的。
(2b)此后,利兹每隔三大(即第四天)去一次。
(3)在一月份的31天中,只有一天肯和利兹都去了健身俱乐部,正是那一天他们首次相遇。
肯和利兹星在一月份的哪一天相遇的?
(提示:判定利兹是在肯之前还是之后开始去健身俱乐部的;然后判定肯和利兹是从哪一天开始去健身俱乐部的。)
答 案
根据{(1a)肯是在一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那天开始去健身俱乐部的。和(2a)利兹是在一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二那天开始去健身俱乐部的。},利兹第一次去健身俱乐部的日子必定是以下二者之一:
(A)肯第一次去健身俱乐部那天的第二天。
(B)肯第一次去健身俱乐部那天前六天。
如果(A)是实际情况,那么根据(1b)和(2b),肯和利兹第二次去健身俱乐部便是在同一天,而且在20天后又是同一天去健身俱乐部。根据{(3)在一月份的31天中,只有一天肯和利兹都去了健身俱乐部,正是那一天他们首次相遇。〕,他们再次都去健身俱乐部的那天必须是在二月份。可是,肯和利兹第一次去健身俱乐部的日子最晚也只能分别是一月份的第六天和第七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一月份必定有两次是同一天去健身俱乐部:1月11日和1月31日。因此(A)不是实际情况,而(B)是实际情况。
在情况(B)下,一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二不能迟于1月1日,否则随后的那个星期一将是一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一。因此利兹是1月1日开始去健身俱乐部的,而肯是1月7日开始去的。于是根据们(1b)和(2b),他二人在一月份去健身俱乐部的日期分别为:
利兹:1日,5日,9日,13日,17日,21日,25日,29日;
肯:7日,12日,17日,22日,27日。
因此根据(3),肯和利兹相遇于1月17日。
数学阅卷:主观+客观题的评分标准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上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鸡兔同笼》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计划(人教版)
必备2017年小升初数学综合能力测试卷(附答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练习题(2016)
数学老师随笔:读书——汲取间接经验的源泉
人教版2017小升初数学模拟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数学老师听骨干教师示范课有感
审定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优秀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三步解答应用题》同步练习
2016年六年级数学《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练习题(上册)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优质课《观察物体(1)》教学设计
人教版课标版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学计划
高中数学题:函数的综合应用练习精选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用乘法解决问题》练习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认识》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9的乘法口诀》教学计划(人教版)
2015年春季新版审定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材料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公开课《用正比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有趣的七巧板”教学反思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