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0
收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反思
《观察物体》是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三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一年级时学过的“从正面、侧面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物体”的基础上学习的。
为了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本节课教学中,我就特别重视情境的创设。课一开始,通过观察玩具恐龙,让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会看到不同的样子,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练习时,创设了猜一猜的游戏情境,通过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不同形状猜测物体,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兴趣。整节课,学生被很多的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着,因此学习兴趣一直很浓厚。
在活动过程中,我十分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人人参与。通过有目的的指导和分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仅要仔细地去观察,而且要注意观察到了什么,从而提高了观察活动的有效性。在观察茶壶和茶杯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说从自己的位置看,茶杯在茶壶的哪一边。学生经历了亲身体验后,进一步感知到: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图像是不一样的。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交流,同时对自己的感悟加以验证。
由于在课堂里条件限制无法进行实际观察,学生需要综合应用在观察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相关的旧知才能展开合理的想象,并需要有一定的空间观念作支撑,为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提供机会。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3二次根式的加减(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的乘除(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的加减(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3课时)》学案
苏教版2016—2016学年度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范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个性化学习探究
2016年中考数学复习指导:中等生如何在数学方面产生质变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1二次根式(第1课时)》教案
小学数学课堂探究(9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3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中位线》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2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2课时)》学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1二次根式(第3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的乘除(1)》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二次根式(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3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案二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探究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2016年猴年春季学期小学二年级数学新学期工作计划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教案二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1课时)》学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