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公式:因式分解的方法_公式总结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数学公式:因式分解的方法
首页>学习园地>公式总结>数学公式:因式分解的方法

数学公式:因式分解的方法

2014-06-12 收藏

要想能在综合性较强的几何题目中能灵活应用,就必须要熟记啦。因式分解没有普遍的方法,初中数学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数学公式:因式分解的方法,方便大家查阅学习。

一、换元法

有时在分解因式时,可以选择多项式中的相同的部分换成另一个未知数,然后进行因式分解,最后再转换回来,这种方法叫做换元法。注意:换元后勿忘还元.

【例】在分解(x^2+x+1)(x^2+x+2)-12时,可以令y=x^2+x,则原式=(y+1)(y+2)-12=y^2+3y+2-12=y^2+3y-10=(y+5)(y-2)=(x^2+x+5)(x^2+x-2)=(x^2+x+5)(x+2)(x-1).

二、运用公式法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方法叫运用公式法。

① 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

② 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 ²;

注意:能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必须是三项式,其中有两项能写成两个数(或式)的平方和的形式,另一项是这两个数(或式)的积的2倍。

③ 立方和公式:a^3+b^3=(a+b)(a²-ab+b²);

④ 立方差公式:a^3-b^3=(a-b)(a²+ab+b²);

⑤ 完全立方公式:a^3±3a^2b+3ab^2±b^3=(a±b)^3.

【例】a²+4ab+4b² =(a+2b) ²

三、分组分解法

把一个多项式适当分组后,再进行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用分组分解法时,一定要想想分组后能否继续完成因式分解,由此选择合理选择分组的方法,即分组后,可以直接提公因式或运用公式。

【例】m²+5n-mn-5m=m²-5m-mn+5n = (m²-5m)+(-mn+5n) =m(m-5)-n(m-5)=(m-5)(m-n).

四、拆项、补项法

这种方法指把多项式的某一项拆开或填补上互为相反数的两项(或几项),使原式适合于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或分组分解法进行分解。要注意,必须在与原多项式相等的原则下进行变形。

【例】bc(b+c)+ca(c-a)-ab(a+b)=bc(c-a+a+b)+ca(c-a)-ab(a+b)=bc(c-a)+ca(c-a)+bc(a+b)-ab(a+b)=c(c-a)(b+a)+b(a+b)(c-a)=(c+b)(c-a)(a+b).

五、配方法

对于某些不能利用公式法的多项式,可以将其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然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就能将其因式分解,这种方法叫配方法。属于拆项、补项法的一种特殊情况。也要注意必须在与原多项式相等的原则下进行变形。

【例】x²+3x-40=x²+3x+2.25-42.25=(x+1.5)²-(6.5)²=(x+8)(x-5).

六、十字相乘法

这种方法有两种情况:

① x²+(p+q)x+pq型的式子的因式分解

这类二次三项式的特点是:二次项的系数是1;常数项是两个数的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的两个因数的和。因此,可以直接将某些二次项的系数是1的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x²+(p+q)x+pq=(x+p)(x+q) .

② kx²+mx+n型的式子的因式分解

如果如果有k=ac,n=bd,且有ad+bc=m时,那么kx²+mx+n=(ax+b)(cx+d).

图示如下:

•a b

• ×

•c d

例如:因为

•1 -3

• ×

•7 2

且2-21=-19, 所以7x²-19x-6=(7x+2)(x-3).

多项式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① 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公因式;

② 如果各项没有公因式,那么可尝试运用公式、十字相乘法来分解;

③ 如果用上述方法不能分解,那么可以尝试用分组、拆项、补项法来分解;

④ 分解因式,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先看有无公因式,再看能否套公式。十字相乘试一试,分组分解要合适。”

【例题】

1.分解因式(1+y)^2-2x^2(1+y^2)+x^4(1-y)^2.

解:原式=(1+y)^2+2(1+y)x^2(1-y)+x^4(1-y)^2-2(1+y)x^2(1-y)-2x^2(1+y^2)

=[(1+y)+x^2(1-y)]^2-2(1+y)x^2(1-y)-2x^2(1+y^2)

=[(1+y)+x^2(1-y)]^2-(2x)^2

=[(1+y)+x^2(1-y)+2x][(1+y)+x^2(1-y)-2x]

=(x^2-x^2y+2x+y+1)(x^2-x^2y-2x+y+1)

=[(x+1)^2-y(x^2-1)][(x-1)^2-y(x^2-1)]

=(x+1)(x+1-xy+y)(x-1)(x-1-xy-y).

2.求证:对于任何实数x,y,下式的值都不会为33:x^5+3x^4y-5x^3y^2-15x^2y^3+4xy^4+12y^5.

解:原式=(x^5+3x^4y)-(5x^3y^2+15x^2y^3)+(4xy^4+12y^5)

=x^4(x+3y)-5x^2y^2(x+3y)+4y^4(x+3y)

=(x+3y)(x^4-5x^2y^2+4y^4)

=(x+3y)(x^2-4y^2)(x^2-y^2)

=(x+3y)(x+y)(x-y)(x+2y)(x-2y).

当y=0时,原式=x^5不等于33;当y不等于0时,x+3y,x+y,x-y,x+2y,x-2y互不相同,而33不能分成四个以上不同因数的积,所以原命题成立。

3.△ABC的三边a、b、c有如下关系式:-c^2+a^2+2ab-2bc=0,求证: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解:此题实质上是对关系式的等号左边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证明:∵-c^2+a^2+2ab-2bc=0,∴(a+c)(a-c)+2b(a-c)=0.∴(a-c)(a+2b+c)=0.∵a、b、c是△ABC的三条边,∴a+2b+c>0.∴a-c=0,即a=c,△ABC为等腰三角形。

4.把-12x^2n×y^n+18x^(n+2)y^(n+1)-6x^n×y^(n-1)分解因式。

解:-12x^2n×y^n+18x^(n+2)y^(n+1)-6x^n×y^(n-1)=-6x^n×y^(n-1)(2x^n×y-3x^2y^2+1).

七、应用因式定理

对于多项式f(x)=0,如果f(a)=0,那么f(x)必含有因式x-a.

【例】f(x)=x^2+5x+6,f(-2)=0,则可确定x+2是x^2+5x+6的一个因式。(事实上,x^2+5x+6=(x+2)(x+3).)

八、提公因式法

各项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具体方法:当各项系数都是整数时,公因式的系数应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的相同的字母,而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低的;取相同的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取最低的。如果多项式的第一项是负的,一般要提出“-”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成为正数。提出“-”号时,多项式的各项都要变号。

【例】①-am+bm+cm=-m(a-b-c)②a(x-y)+b(y-x)=a(x-y)-b(x-y)=(x-y)(a-b)

九、求根法

令多项式f(x)=0,求出其根为x1,x2,x3,……xn,则该多项式可分解为f(x)=(x-x1)(x-x2)(x-x3)……(x-xn) .

【例】在分解2x^4+7x^3-2x^2-13x+6时,令2x^4 +7x^3-2x^2-13x+6=0,则通过综合除法可知,该方程的根为0.5 ,-3,-2,1.所以2x^4+7x^3-2x^2-13x+6=(2x-1)(x+3)(x+2)(x-1).

令y=f(x),做出函数y=f(x)的图象,找到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x1 ,x2 ,x3 ,…xn ,则多项式可因式分解为f(x)= f(x)=(x-x1)(x-x2)(x-x3)… (x-xn).与方法九相比,能避开解方程的繁琐,但是不够准确。

【例】在分解x^3 +2x^2 -5x-6时,可以令y=x^3 +2x^2 -5x-6.作出其图像,与x轴交点为-3,-1,2 ,则x^3 +2x^2-5x-6=(x+1)(x+3)(x-2).

十、双十字相乘法

双十字相乘法属于因式分解的一类,类似于十字相乘法。用一道例题来说明如何使用。

【例】分解因式:x^2+5xy+6y^2+8x+18y+12.

解:这是一个二次六项式,可考虑使用双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

x 2y 2

① ② ③

x 3y 6

∴原式=(x+2y+2)(x+3y+6).

双十字相乘法其步骤为>>

① 先用十字相乘法分解2次项,如十字相乘图①中X^2+5xy+6y^2=(x+2y)(x+3y);

② 先依一个字母(如y)的一次系数分数常数项。如十字相乘图②中6y^2+18y+12=(2y+2)(3y+6);

③ 再按另一个字母(如x)的一次系数进行检验,如十字相乘图③,这一步不能省,否则容易出错。

十一、主元法

先选定一个字母为主元,然后把各项按这个字母次数从高到低排列,再进行因式分解。

十二、特殊值法

将2或10代入x,求出数p,将数p分解质因数,将质因数适当的组合,并将组合后的每一个因数写成2或10的和与差的形式,将2或10还原成x,即得因式分解式。

【例】在分解x^3+9x^2+23x+15时,令x=2,则x^3 +9x^2 +23x+15=8+36+46+15=105,将105分解成3个质因数的积,即105=3×5×7 .

注意到多项式中最高项的系数为1,而3、5、7分别为x+1,x+3,x+5,在x=2时的值,则x^3+9x^2+23x+15可能等于(x+1)(x+3)(x+5),验证后的确如此。

十三、待定系数法

首先判断出分解因式的形式,然后设出相应整式的字母系数,求出字母系数,从而把多项式因式分解。

【例】在分解x^4-x^3-5x^2-6x-4时,由分析可知:这个多项式没有一次因式,因而只能分解为两个二次因式。

于是设x^4-x^3-5x^2-6x-4=(x^2+ax+b)(x^2+cx+d)=x^4+(a+c)x^3+(ac+b+d)x^2+(ad+bc)x+bd,由此可得a+c=-1,ac+b+d=-5,ad+bc=-6,bd=-4.解得a=1,b=1,c=-2,d=-4.则x^4-x^3-5x^2-6x-4=(x^2+x+1)(x^2-2x-4).

 

通过以上数学公式:因式分解的方法的学习后,想必同学们的学习会更进一步,如想了解更多请继续关注数学网。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