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0
收藏
教学的实践中难免会有一些错漏,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许多不足,数学网特地收集了相关的人教版《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仅供大家参考学习。
1、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大胆的重组、加深,通过证明推理题、计算推理题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进行了灵活的运用。注重学生的自己分析,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实际上是“平行线的判定”老内容新教法,我的体会最深之一就是怎样让学生自主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这与以前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同,我感觉这节课成功之处是:引导学生参与整个探索过程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同位角”的概念,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一重要结论。
2、课堂上在与学生的对话和让学生回答问题时,有意识地锻炼学生使用规范性的几何语言。
3、注重由学生从临摹书写到自主书写,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这节课还需改进的是:
1、课堂的应变能力还需提高。对例三的研究时间过长,使后一阶段学生的思考时间较紧,由于时间关系,学生没有充分思考,虽然学生踊跃举手,但毕竟其他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在今后备课中,继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
2、板书还要精心设计。
3、没有兼顾到学生的差异,如果在分析的环节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同伴互助,那么课堂的实效性将更充分体现。
4、认真备课。备知识:熟悉这节课的内容以及有关知识。备学生:既要因材施教更要因生施教,上好一节课不能只看老师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了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节课学会了什么,也就是不要看老师按时(45分钟)教了什么而是看学生到时学会了什么。学生学会了知识,掌握了知识才能说老师这节课是成功有效的教学。
反思是为了促进发展,反思是一种有思考的学习,是一种有理性的总结,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教研的水平。今后每一节普通的课,都是我不断反省、审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基本技能、提高教学水平的载体。
人教版《平行线的判定》教学反思由数学网小编收集整理,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如对提供的教材内容有兴趣,欢迎继续关注数学网。
2013二上第二单元连加、连减课件
2013二上第一单元长认识米、米和厘米课件
2013二上第三单元认识锐角和钝角、解决问题课件
3.1有多少块糖课件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2、3、4的乘法口诀课件
2013二上第二单元不进位加课件
2013新版二上快乐的动物课件
2013二上动物聚会课件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课件
2013二上第二单元不退位减课件
2013二上第二单元退位减课件
2013新版二上秋游课件
2013二上第三单元认识直角、画直角课件
2013二上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2课件
2.3百分数的应用(三)课件
2013二上第一单元长认识长度单位——厘米课件
2013新版二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件
2013二上第五单元观察物体2课件
课桌有多长课件
2013二上6的乘法口诀课件
201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6的乘法口诀课件
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买衣服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镜面对称课件
1.1谁的得分高课件
2013二上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整理和复习课件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克和千克课件
3.2儿童乐园课件
2013二上分香蕉课件
2013二上第二单元例4 解决问题课件
201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5的乘法口诀课件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