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7
收藏
人们常说数学就是关于如何理解各种各样的模式,而这些模式使得数学变得美丽多彩。我们要格外重视趣味数学,重视数学故事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下面中国画也画得好数学故事由数学网整理,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
宋代的文学家苏轼,不但诗词写得精彩,中国画也画得好。传说有一位广东的状元,名叫伦文叙,为苏轼画的《百鸟归巢图》题了一首奇怪的诗:
画的标题中说是“百鸟”;题诗中却不见“百”字踪影,似乎只管数鸟儿有多少只: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数到八就结束,开始发表感想了。画中的鸟儿,究竟是100只呢,还是8只?
要解开这个谜,可以把诗中关于鸟儿只数的数字写成一行:
1 1 3 4 5 6 7 8
这些数合在一起,与100有没有关系呢?
小学生《中国画也画得好》数学故事:通过观察,发现可以用这些数组成一个算式,计算结果恰好等于100:
1+1+3×4+5×6+7×8=100。
原来,诗中的第二句不能读成“三、四、五、六、七、八只”,而应该读成
三四、五六、七八只。
其中的“三四”、“五六”、“七八”,都是两数相乘,得数分别是12、30和56。连同上句的1只、又1只,全部加起来,隐含着总数是“百”。
天生一只又一只,
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
啄尽人间千万石。
希望数学网提供的中国画也画得好数学故事能真正的帮到同学们的学习,祝同学们学习进步,如想了解更多,欢迎继续关注。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一数(1)》数学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数的排列》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1 认识1~5》课后反思教学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5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 第一课时》教学体会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二)》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 4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1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2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教学心得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1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加法》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1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一课时》教学心得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反思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看数射线做加、减法》数学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物体的形状》数学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10的游戏》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6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比较》数学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墙》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2 间隔排列》教学心得体会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一分》数学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分类——分彩色图形片》数学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大家来做减法》数学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射线》数学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一)》数学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讲讲算算(三)》数学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数学教案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1 整十、整百、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心得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2 多彩的“分数条”》教学心得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1 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心得体会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8乘法的复习》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