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24
收藏
一、苏教版数学说课稿之克与千克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克和千克》的认识一课。本单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也是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学情分析: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但是大部分学生对质量观念还比较淡薄,况且质量单位又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因此,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想建立克与千克质量观念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
二、苏教版数学说课稿之克与千克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克、几克和1千克、几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能力目标:1、认识常见的称,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
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知道看、称,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增强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克和1千克的关系;
难点是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三、苏教版数学说课稿之克与千克 教具、学具:
这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建立一定的质量观念。围绕这个目标,本节课的设计就立足于学生的体验和操作,我准备的教具有:盘秤4台、天平一架、、曲别针、黄豆若干;500克食盐2袋、1千克洗衣粉4袋。
学具有各种水果、日用品若干;2分硬币若干枚。
四、苏教版数学说课稿之克与千克 说教法和学法
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诱思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化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3二次根式的加减(第3课时)》学案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练习题
2016年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练习卷
2015-2016学年高中数学教师上学期工作计划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过关训练题(含答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后训练题:观察物体同步练习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课后练习题(人教版)
2016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之线段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卷(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平移》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观察物体同步练习试题(人教版)
沪教版小学一数学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2016)
小学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同步测试题(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同步训练
2016年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模拟卷(青岛版)
2015-2016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运算定律课后习题(人教版)
20以内退位减法练习题(苏教版数学下册)
2015-2016学年初中数学教师上学期工作计划
一年级认识图形同步训练题(苏教版下册数学)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同步练习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同步练习题
2016四年级数学期末考试知识点之角的度量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位置与方向课后练习题
2016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自测题(苏教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过关训练题(北师大版2016)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同步练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6.1二次根式(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位置与方向同步练习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