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6
收藏
一、证一、概述
在知识点圆的方程中介绍了圆的概念,以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在初一数学中就有学习过直线方程的知识点,应该清楚,一元一次方程与直线方程的关系。
二、直线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一条直线向上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其中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其倾斜角为0,故直线倾斜角的范围是[0,180)
注:
①当倾斜角等于90时,直线l垂直于x轴,它的斜率不存在.
②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惟一的倾斜角,除与x轴垂直的直线不存在斜率外,其余每一条直线都有惟一的斜率,并且当直线的斜率一定时,其倾斜角也对应确定.
2.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点斜式、截距式、两点式、斜切式.
三、圆的方程
1.⑴曲线与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上的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建立了如下关系:
①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②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图形).
⑵曲线和方程的关系,实质上是曲线上任一点M(x,y)其坐标与方程f(x,y)=0的一种关系,曲线上任一点(x,y)是方程f(x,y)=0的解;反过来,满足方程f(x,y)=0的解所对应的点是曲线上的点.
注:如果曲线C的方程是f(x,y)=0,那么点P0(x0,y)线C上的充要条件是f(x0,y0)=01.提出反证法:一般地,假设原命题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
2.证明基本步骤:假设原命题的结论不成立 从假设出发,经推理论证得到矛盾 矛盾的原因是假设不成立,从而原命题的结论成立
3.应用关键: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与已知条件矛盾,或与假设矛盾,或与定义、公理、定理、事实矛盾等).
4.方法实质:反证法是利用互为逆否的命题具有等价性来进行证明的,即由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同真假,通过证明一个命题的逆否命题的正确,从而肯定原命题真实.
九上期末第三次月考练习1
芜湖市初中毕业、高中招生考试数学试卷
初三C层次学生的复习
七上数学第一章试题
四川省泸州市2005年高中招生统一考试(非课改县区)数学试卷
日照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
2005年资阳市初中课改毕业年级学业考试数学试题
6.5垂直随堂练习(无答案)
常州市二OO五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月考卷[上学期]
安徽省2004年普通高中理科实验班招生考试
湖北省荆门市2005年初中升学考试(详细答案)
代数概念
北京市丰台区2005年初中毕业会考数学卷
2005年梅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
2005年重庆市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统一考试[整理]-人教版
2004北京朝阳区初中毕业统一考试数学试卷
2005年资阳市初中毕业年级学业考试课改数学卷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测试题
2004年3月宿州九中九年级数学抽考试题
一元一次方程[上学期]
第三章图形认识初步[上学期](无答案)
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
初一数学第三次月考试卷[上学期](无答案)
初三入学考试
2005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锦州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数学试题
九年级(上)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卷
2004北京东城区初中毕业统一考试数学试卷
江苏省宿迁市2005年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数学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