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31
收藏
【小编寄语】查字典数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8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
3.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
1.谈话导入。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习有关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
(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学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
(4)认识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
(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6)判断练习。
2.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
(1)情境创设。
“美丽的南宁邕江上有一座白沙大桥,从侧面看大桥的框架就是一个三角形,工程师想测量大桥从桥顶到桥面的距离,你认为怎样去测量?”
(2)课件出示白沙大桥实物图和平面图。
(3)学生在平面图上试画出测量方法。
(4)学生展示并汇报自己的测量方法。
(5)学生阅读课本自学三角形底和高的有关内容。
(6)师生共同学习三角形高的画法。
(7)学生练习画高。
3.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1)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做准备。
(2)动手操作学具,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3)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学生联系实际,找出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5)欣赏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总结本课内容
1.学生说说本节课收获。
2.教师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模拟试题(北师大版)
2015年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卷:综合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模拟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模拟试卷(西师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提高卷)
新编小学数学毕业班综合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素质测试卷(人教版)
小学数学六年级毕业综合试卷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模拟考试试卷
2015年六年级数学毕业综合考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和答案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模拟试卷湘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调研考试卷(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毕业班数学模拟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卷:模拟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毕业试卷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综合测试题(人教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2015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模拟检测题
2015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水平检测卷和答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毕业模拟测试卷(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下期期末数学模拟卷
小学六年级毕业数学模拟试题
精编2015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
小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模拟检测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班综合测试卷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素质测试试卷
新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应用题综合训练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