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提到高中数学的学习,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做题。但是盲目的题海战术只能使学习数学变的事倍功半。究竟如何才能有效的通过做题来提高我们的数学成绩呢?
1、做过的题目要进行总结,建立知识体系感。建立知识体系感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可以看到,以下是对数列求和题目所做的一个简单总结,数列求和常用方法有:
对题目进行总结并建立一个体系的好处在于,考试的时候会将题目对号入座,大大节省思考的时间,也避免发生不会做熟悉题目的现象。
2、注意逻辑思路的培养。在做题的时候同学们学会思考,尤其是对于不会做的题目,不要只停留在看懂答案,答案往往只是运算的过程,而不是思考的轨迹。例如我们来看这个题目,计算(1+tan1)(1+tan2)(1+tan3)...(1+tan44)的值,如果只看答案,答案会这样告诉我们,将首尾括号对应组合相乘,即(1+tan1)(1+tan44)(1+tan2)(1+tan43)(1+tan3)(1+tan42)变形后得到结果。但是,如果只看懂了答案,我们并没有真正的掌握这个题目,这个题目的突破口恰恰在于如何将首尾的括号对应相乘。如果将整体算式累积乘开,显然无法进行下去;如果分组相乘再做变性运算又不可以相邻的进行组合,因为(1+tan1)(1+tan2)可能组合的角度是3,而3并非已知角,无法继续运算,所以会考虑让(1+tan1)(1+tan44)进行组合,猜想会组合出45已知角而继续运算。所以我们会发现解数学题不是盲目的,我们在做题的时候要尽量思考它的逻辑思路是怎样的。
3、计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数学题表面会做不等于真的会做,考试不一定得分。其中原因在于我们在下面解题的时候误认为会了的题目就没问题了。这样造成的结局是计算能力大打折扣。标准化的考试中,运算量非常大,我们因为计算失误导致失分的案例比比皆是,想避免计算错误的最好办法就是靠做题。笔者总结了考试常见的几个严重运算错误。1.立体几何采用空间向量法证明求解时书写坐标错误。2圆锥曲线题目使用韦达定理时,直线方程带入曲线方程整理二次方程错误。3导数题目求导错误。4概率题小范围事件计算错误。以上四个错误都出现在解答题的开始阶段,直接导致的结果是题目接下来的运算完全错误,后果非常严重,几乎没有分数。在阅卷中我们常常称为高考四大惨案。
高中数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做题,但不能盲目,必须有正确的指导。否则不仅不会进步,反倒浪费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测试题(2)
七年级上册数学答案(单元同步练习):1.2.3相反数
换底公式
初三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注意点
初一数学有理数练习题
完全立方公式
三角形边长公式必知
初三数学复习:等腰三角形及矩形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有理数测试题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意义》试题(苏教版)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试卷及答案
初一数学二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及答案
2017年小学数学教师下册工作计划
初一数学公式大全:初一数学公式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专项训练
顶点坐标公式
勾股定理的证明和逆定理
2016-2017学年小学数学教师下学期工作计划
初三代数预习要点:一元二次方程
七年级上册数学答案(单元同步练习):1.2.2数轴
初一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试题1(苏教版)
初一数学定理:点、线、角和三角形内角
抛物线顶点坐标公式
初一数学应用题:应用题精选15题
初一数学应用题:初一数学应用题精选30题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的公式特征
七年级上册数学答案(单元同步练习):1.1正数和负数
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
2016-2017学年初中数学教研组下学期工作计划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