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25
收藏
【小编寄语】查字典数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人教版高二《二项式定理》数学教案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1.3二项式定理
学习目标:
1 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2.能灵活运用展开式、通项公式、二项式系数的性质解题
学习重点:如何灵活运用展开式、通项公式、二项式系数的性质解题
学习难点:如何灵活运用展开式、通项公式、二项式系数的性质解题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二项式定理及其特例:
(1) ,
(2) .
2.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3.求常数项、有理项和系数最大的项时,要根据通项公式讨论对 的限制;求有理项时要注意到指数及项数的整数性
4 二项式系数表(杨辉三角)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当 依次取 …时,二项式系数表,表中每行两端都是 ,除 以 外的每一个数都等于它肩上两个数的和
5.二项式系数的性质: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是 , , ,…, . 可以看成以 为自变量的函数 ,定义域是 ,例当 时,其图象是 个孤立的点(如图)
(1)对称性.与首末两 端“等距离”的两个二项式系数相等(∵ ).
直线 是图象的对称轴.
(2)增减性与最大值:当 是偶数时,中间一项 取得最大值;当 是奇数时,中间两项 , 取得最大值.
(3)各二项式系数和:
∵ ,
令 ,则
二、讲解范例:
例1. 设 ,
当 时,求 的值
解:令 得:
,
∴ ,
点评:对于 ,令 即 可得各项系数的和 的值;令 即 ,可得奇数项系数和与偶数项和的关系
例2.求证: .
证(法一)倒序相加:设 ①
又∵ ②
∵ ,∴ ,
由①+②得: ,
∴ ,即 .
(法二):左边各组合数的通项为
,
∴ .
例3.已知: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和比它的二项式系数和大 .
(1)求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2)求展开式中系 数最大的项
解:令 ,则展开式中各项系数和为 ,
又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和为 ,
∴ , .
(1)∵ ,展开式共 项,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为第三、四两项,
∴ , ,
(2)设展开式中第 项系数最大,则 ,
∴ ,∴ ,
即展开式中第 项 系数最大, .
例4.已知 ,
求证:当 为偶数时, 能被 整除
分析:由二项式定理的逆用化简 ,再把 变形,化为含有因数 的多项式
∵ ,
∴ ,∵ 为偶数,∴设 ( ),
∴
( ) ,
当 = 时, 显然能被 整除,
当 时,( )式能被 整除,
所以,当 为偶数时, 能被 整除
三、课堂练习:
1. 展开式中 的系数为 ,各项系数之和为 .
2.多项式 (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为
3.若二项式 ( )的展开式中含有常数项,则 的最小值为( )
A.4 B.5 C.6 D.8
4.某企业欲实现在今后10年内年产值翻一番的目标,那么该企业年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最低应 ( )
A.低于5% B.在5%~6%之间
C.在6%~8%之间 D.在8%以上
5.在 的展开式中,奇数项之和为 ,偶数项之和为 ,则 等于( )
A.0 B. C. D.
6.求和: .
7.求证:当 且 时, .
8.求 的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
答案:1. 45, 0 2. 0 .提示:
3. B 4. C 5. D 6.
7. (略) 8.
四、小结 :二项式定理体现了二项式的正整数幂的展开式的指数、项数、二项式系数等方面的内在联系,涉 及到二项展开式中的项和系数的综合问题,只需运用通项公式和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对条件进行 逐个节破,对于与组合数有关的和的问题,赋值法是常用且重要的方法,同时注意二项式定理的逆用
五、课后作业 :
1.已知 展开式中的各项系数的和等于 的展开式的常数项,而 展开式的系数的最大的项等于 ,求 的值
答案:
2.设
求:① ② .
答案:① ; ②
3.求值: .
答案:
4.设 ,试求 的展开式中:
(1)所有项的系数和;
(2)所有偶次项的系数和及所有奇次项的系数和
答案:(1) ;
(2)所有偶次项的系数和为 ;
所有奇次项的系数和为
六、板书设计(略)
七、课后记: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高二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大家都在看
4.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3)ppt课件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课件+拓展资源
4.8图形的位似(2)ppt课件
2014北师大九年级上2.5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课件
2014版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2.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2)课件ppt
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判定课件ppt
2014版北师大九年级上3.1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1)课件
2014版北师大九年级上2.3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件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课件ppt
1.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
第五章反比例函数回顾与思考教学设计+课件+拓展资源
6.1反比例函数ppt课件
6.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ppt课件
2014版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4.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课件ppt
3.1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3)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资源
2014版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2.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1)课件
4.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ppt课件
5.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同步教学设计+课件+拓展练习
5.2视图(3)ppt课件
2014北师大九年级上2.2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2)课件
4.5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ppt课件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一)课件ppt
6.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ppt课件
5.1投影(1)ppt课件
2014版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3.2用频率估计概率课件ppt
2014版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2)课件ppt
2014版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2.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2)课件
4.6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ppt课件
2014北师大九年级上2.4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课件
4.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1)ppt课件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