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册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 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高二上册数学教案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高二上册数学教案

高二上册数学教案

2013-07-25 收藏

 

【小编寄语】查字典数学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二上册数学教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学习导航】

知识网络

1.二倍角公式的作用在于用单角的三角函数来表达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它适用于二倍角与单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互化问题.

2.二倍角公式不只限于 是 的二倍的形式,其它如 是 的两倍, 是 的两倍, 是 的两倍, 是 的两倍等,所有这些都可以应用二倍角公式.因此,要理解“二倍角”的含义,即当 时, 就是 的二倍角.凡是符合二倍角关系的就可以应用二倍角公式.尤其是“倍角”的意义是相对的.

3.二倍角公式是从两角和的三角函数公式中,取两角相等时推导出,记忆时可联想相应角的公式.

4.公式 成立的条件是

学习要求

1.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能用上述公式进行简单的求值、化简、恒等证明.

重点难点

重点:1.二倍角公式的推导;

2.二倍角公式的简单应用.

难点:理解倍角公式,用单角的三角函数表示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自学评价】

1.复习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2.二倍角公式的推导

在公式 , , 中,当 时,得到相应的一组公式:

;

;

;

注意: 1°在 中 2°在因为 ,所以公式 可以变形为

公式 , , , 统称为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简称为二倍角公式.

【精典范例】

一、 倍角公式的简单运用

例1不查表.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3)

(4)

【解】

例2若tan  = 3,求sin2  cos2 的值

【解】

例3用 表示

【解】

点评:

1、加深对“二倍角”的理解,即角的变换;

2、进一步体会“化归思想”(三倍角化归为两角和与二倍角)。

例4已知 ,求 的值。

【解】

点评:进一步体会角的变换的妙处。

二、

之间的关系

例5已知 , ,求 , , , 的值。

【解】

三、倍角公式的进一步运用

例6求证:

【解】

例7求 的值。

【解】

进一步探讨 的值。

思维点拔:

要理解并掌握二倍角公式以及推导,能正确运用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与恒等式证明.

二倍角公式是由和角公式由一般化归为特殊而来的,要注重这种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学会怎样去发现数学规律.

【追踪训练】:

1.若270°<α<360°,则 等于 ( )

A.sin B.cos

C.-sin D.-cos

2.求值:

(1)sin2230’cos2230’=

(2)

(3)

(4)

3.求值

(1)sin10°sin30°sin50°sin70°

(2) cos200cos400cos600cos800

4.已知 ,求sin2,cos2,tan2的值.

5.已知 , ,

且 ,求 的值。

6.已知 求 的值.

7.已知 求 的值.

【师生互动】

学生质疑

教师释疑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分类
  • 级别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学习阶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不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初一 初二
初三 高一
高二 高三
小考 中考
高考
不限
类别
数学教案
数学课件
数学试题
不限
版本
人教版 苏教版
北师版 冀教版
西师版 浙教版
青岛版 北京版
华师大版 湘教版
鲁教版 苏科版
沪教版 新课标A版
新课标B版 上海教育版
部编版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