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溶液浓度问题 【含义】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溶液浓度问题。这类问题研究的主要是溶剂(水或其它液体)、溶质、溶液、浓度这几个量的关系。例如,水是一种溶剂,被溶解的东西叫溶质,溶解后的混合物叫溶液。溶质的量在溶液的量中所占的百分数叫浓度,也叫百分比浓度。
【数量关系】溶液=溶剂+溶质
浓度=溶质÷溶液×100%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例1 爷爷有16%的糖水50克,(1)要把它稀释成10%的糖水,需加水多少克?(2)若要把它变成30%的糖水,需加糖多少克?
解 (1)需要加水多少克? 50×16%÷10%-50=30(克)
(2)需要加糖多少克? 50×(1-16%)÷(1-30%)-50
=10(克)
答:(1)需要加水30克,(2)需要加糖10克。
例2 要把30%的糖水与15%的糖水混合,配成25%的糖水600克,需要30%和15%的糖水各多少克?
解 假设全用30%的糖水溶液,那么含糖量就会多出
600×(30%-25%)=30(克)
这是因为30%的糖水多用了。于是,我们设想在保证总重量600克不变的情况下,用15% 的溶液来“换掉”一部分30%的溶液。这样,每“换掉”100克,就会减少糖 100×(30%-15%)=15(克) 所以需要“换掉”30%的溶液(即“换上”15%的溶液) 100×(30÷15)=200(克)
由此可知,需要15%的溶液200克。
需要30%的溶液 600-200=400(克)
答:需要15%的糖水溶液200克,需要30%的糖水400克。
例3 甲容器有浓度为12%的盐水500克,乙容器有500克水。把甲中盐水的一半倒入乙中,混合后再把乙中现有盐水的一半倒入甲中,混合后又把甲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乙中,使甲乙两容器中的盐水同样多。求最后乙中盐水的百分比浓度。
解 由条件知,倒了三次后,甲乙两容器中溶液重量相等,各为500克,因此,只要算出乙容器中最后的含盐量,便会知所求的浓度。下面列表推算:
由以上推算可知,
乙容器中最后盐水的百分比浓度为 24÷500=4.8%
答:乙容器中最后的百分比浓度是4.8%。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二位数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的验算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除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一位数(二)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用一位数乘、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用一位数除商三、四位数的笔算除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二)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用整十数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口算除法 用整十数除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用一位数除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数的口算 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步应用题(三)综合练习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笔算除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一位数同两位数或几百几十数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正方形的周长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列综合算式解答一般两步应用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一)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一个因数中间有零的笔算乘法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笔算除法(一) 商一位数(一)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商三位数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一)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