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溶液浓度问题 【含义】在生产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溶液浓度问题。这类问题研究的主要是溶剂(水或其它液体)、溶质、溶液、浓度这几个量的关系。例如,水是一种溶剂,被溶解的东西叫溶质,溶解后的混合物叫溶液。溶质的量在溶液的量中所占的百分数叫浓度,也叫百分比浓度。
【数量关系】溶液=溶剂+溶质
浓度=溶质÷溶液×100%
【解题思路和方法】 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例1 爷爷有16%的糖水50克,(1)要把它稀释成10%的糖水,需加水多少克?(2)若要把它变成30%的糖水,需加糖多少克?
解 (1)需要加水多少克? 50×16%÷10%-50=30(克)
(2)需要加糖多少克? 50×(1-16%)÷(1-30%)-50
=10(克)
答:(1)需要加水30克,(2)需要加糖10克。
例2 要把30%的糖水与15%的糖水混合,配成25%的糖水600克,需要30%和15%的糖水各多少克?
解 假设全用30%的糖水溶液,那么含糖量就会多出
600×(30%-25%)=30(克)
这是因为30%的糖水多用了。于是,我们设想在保证总重量600克不变的情况下,用15% 的溶液来“换掉”一部分30%的溶液。这样,每“换掉”100克,就会减少糖 100×(30%-15%)=15(克) 所以需要“换掉”30%的溶液(即“换上”15%的溶液) 100×(30÷15)=200(克)
由此可知,需要15%的溶液200克。
需要30%的溶液 600-200=400(克)
答:需要15%的糖水溶液200克,需要30%的糖水400克。
例3 甲容器有浓度为12%的盐水500克,乙容器有500克水。把甲中盐水的一半倒入乙中,混合后再把乙中现有盐水的一半倒入甲中,混合后又把甲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乙中,使甲乙两容器中的盐水同样多。求最后乙中盐水的百分比浓度。
解 由条件知,倒了三次后,甲乙两容器中溶液重量相等,各为500克,因此,只要算出乙容器中最后的含盐量,便会知所求的浓度。下面列表推算:
由以上推算可知,
乙容器中最后盐水的百分比浓度为 24÷500=4.8%
答:乙容器中最后的百分比浓度是4.8%。
《第十单元总复习》设计二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统计 4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七)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案 有奖购书活动
青蛙吃害虫
“十几减9”教学设计与评析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设计C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三)(方向和位置、认识图形、认识钟表)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一)
动手做1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进位加法 2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四)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三)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设计之二
三年级下册 数据的整理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设计B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探索规律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口算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设计A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案 圆柱的体积(教学片断)
小学数学总复习资料(六)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案 圆柱的认识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统计2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教案 圆柱的体积
(西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退位减法
《长度单位—练习一》教学设计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