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几年前我在联合国总部看到这么一句宣传语:“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一句口号,它的含义就是要未来人关注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策略。今天,我们在座的高三学生,在最后阶段的高考复习中,又该如何把握复习导向,掌握复习策略呢?
一、百米冲刺阶段,学好高中数学的几个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一个充分条件——浓厚的兴趣与动力
数学是如此的重要,生活中的股票、存款利率、增长率、几个百分点、最少用料、最大利润、风险决策……哪一样不与数学有关。就高考而言,数学占150分,特殊的地位决定了应有特殊的驱动力,尤其要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与感觉,要创造一个一个小小的成功,因为兴趣总是与成功联系在一起的,如听懂课,掌握一种好的解题方法,解出一道道数学难题等。可是有的同学因基础不扎实,就是对数学没感觉,怎么办?我的建议是,假喜真干,就是假装喜欢并且付出实际行动。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提出:“假如你‘假装’对工作、对学习感兴趣,这态度往往就使你的兴趣变成真的,这种态度还能减少疲劳、紧张和忧虑。”所以,心态的改变所产生的力量,神妙无比。
2、几个必要条件——“双基”,努力,熟练
必须扎实基础,一个“双基”很差的学生,数学能力无从谈起,对这部分基础欠缺的同学就要降低复习重心。现在的高考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比例为4:5:1,也表明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这就要努力,要求知识点到边到角。大量的调查分析表明,数学高考中,考生用于思考的时间最多只有85分钟,此等情势逼迫你必须熟练。
二、解读考纲变化
高考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它反映当年高考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
与2005年考纲比较可以看出,2006年数学高考大体应与2005年持平。在高考要求上基本相同,只是在具体表述上略有调整。可以预见,今年的高考在难度上一般不会超过去年,总体上应保持稳定。
在考试要求上的几处变化
理科:将2005年的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改为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将2005年的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改为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
将2005年的理解“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性质”改为了解“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性质”。
文科:将2005年的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改为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在三角函数部分,将“考试要求”中的“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移到了“考试内容”中;在“直线与圆的方程”中,增加了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在“圆锥曲线”中,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改为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
可以发现,数学文科、理科考纲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
文科虽在直线与圆的方程中增加了“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这一内容。但此考点对考生的要求不高,难度也不会太大。文理两科同时将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调整为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虽要求上略有提高,但考虑到三角函数属于中档题,实际命题时难度将保持基本稳定。
新课标数学二年级上册:《100以内加减法》试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在线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混合运算测试题及答案和评分标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 数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试题:应用题精粹集锦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分析:期中试卷3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
二年级数学口算题:整百数减整百数的减法
分析:期中试卷2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人教课标)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试卷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反馈试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试题:应用题专项训练
二年级数学试题:克和千克单元复习
二年级数学试题 万以内的数
小学二年级 数学测试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题:整百数加整百数的加法
二年级数学易错题及解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口算题:整百数加减法
二年级数学试题:乘法计算练习
二年级数学口算题:9以内的表内乘除法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综合卷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调查卷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六单元考察卷(北师大)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教学检测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