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 张鼎言
2. 如右图,中心在原点O的椭圆的右焦点为F(3,0),右准线l的方程为x=12。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在椭圆上任取三个不同点P1、P2、P3,使∠P1FP2=∠P2FP3=∠P3FP1,证明:-+-+-为定值,并求此定值。
解:(1)-=12,c=3,a2=36,b2=27,
∴-+-=1
分析:(2)本问给出的是“角”,这就需要“转化”,用“角”的三角函数表示距离。
设|FP1|与x轴正方向夹角为α,0α-
P1到l的距离应为:
--c-|FP1|cosα
∴由椭圆第二定义
|FP1|=e(--c-|FP1|cosα)
这里e=-|FP1|
=-(9-|FP1|cosα)
∴-=-(2+cosα)
同理-=-[2+cos(α+-)]
-=-[2+cos(α+-)]
∴-+-+-=-[6+cosα+cos(α+-)+cos(α+-)]
而cosα+cos(α+-)+cos(α+-)=0
∴-+-+-=-
注:本题(2)是在椭圆第二定义基础上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以直角三角函数的综合来呈现,但问题的关键是推导目标需要求出|FPi|,i=1,2,3。
3. 已知抛物线x2=4y的焦点为F,A、B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λ-(λ0)。过A、B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设其交点为M。
(Ⅰ)证明-■为定值;
(Ⅱ)设△ABM的面积为S,写出S=f(λ)的表达式,并求S的最小值。
解:(Ⅰ)由已知条件,得F(0,1),λ0。
设A(x1,-x12),B(x2,-x22)。由-=λ-,λ0。
-
-
-
过抛物线上A、B两点的切线方程分别是
-
解出交点M的坐标为(-,-),M(-,-1)
-■=-(x22-x12)-2(-x22--x12)=0
所以-■为定值,其值为0,|-|⊥|-|。
(Ⅱ)由抛物线的定义:
|AB|=|AF|+|BF|=y1+y2+2=λ+-+2=(-+-)2
|FM|⊥|AB|,S=-|AB||FM|.
|FM|=-
=-
=-
=-
=-+-
S=-|AB||FM|=-(-+-)34,
当且仅当-=-,λ=1时,S取得最小值4。
4. 已知椭圆C1:-+-=1,抛物线C2:(y-m)2=2px(p0),且C1,C2的公共弦AB过椭圆C1的右焦点。
(Ⅰ)当AB⊥x轴时,求m,p的值,并判断抛物线C2的焦点是否在直线AB上;
(Ⅱ)是否存在m,?求出符合条件的m,p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Ⅰ)C1的右焦点F2(1,0),当AB⊥x轴时,
由C1方程A(1,-),又A、B关于x轴对称,
所以m=0,A(1,-)在C2上,可知C2的焦点(-,0)不在直线AB上。
(Ⅱ)解法一:LAB -=k
设A(x1,y1)、B(x2,y2)在C1上,
由-
(1)-(2):-+-k=0 (A)
上面的方法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LAB与C1相交时不是用联立方程组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出△,x1+x2,x1x2等过渡量。理由是后面的推导不需要x1x2。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第1课时》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2.3《独立重复实验与二项分布》word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2.2《事件的相互独立性》教案
人教B版选修1-1高中数学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word课后知能检测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3.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应用》(第1课时)word教案
人教B版选修1-1高中数学2.1.2《椭圆的几何性质》word基础过关(一)
2016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1.1《离散型随机变量》word学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1.3.2《“杨辉三角”与二项式系数的性质》word教案
人教B版选修1-1高中数学1.3.1《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word基础过关(一)
人教B版选修1-1高中数学2.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word基础过关(二)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3课时》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1课时》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1.1《离散型随机变量》word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1.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教案
人教B版选修1-1高中数学1.3.1《推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word基础过关(二)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3.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word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2.1《条件概率》word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2.3《独立重复实验与二项分布》教案
2016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1.5.1《曲边梯形的面积与汽车行驶的路程》word学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2.2《事件的相互独立性》word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4《正态分布》word教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2课时》教案1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2.4《正态分布》教案
人教B版选修1-1高中数学2.1.2《椭圆的几何性质》word基础过关(二)
2016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第一章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word导学案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2课时)word教案
2016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1.2.1《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及导数的运算法则》word学案
人教B版选修1-1高中数学1.3.1《退出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word课后知能检测
2016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第一章1.2.1《排列》word导学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