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一、准确地把握集合的概念,熟练地运用集合与集合的关系解决具体问题
概念抽象、符号术语多是集合单元的一个显著特点,例如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及其表示方法,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及其表示方法,子集、真子集和集合相等的定义等等。这些概念、关系和表示方法,都可以作为求解集合问题的依据、出发点甚至是突破口。因此,要想学好集合的内容,就必须在准确地把握集合的概念,熟练地运用集合与集合的关系解决具体问题上下功夫。
二、注意弄清集合元素的性质,学会运用元素分析法审视集合的有关问题
众所周知,集合可以看成是一些对象的全体,其中的每一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三性”:
(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应该是确定的,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应该是互不相同的,相同的元素在集合中只能算作一个。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无次序关系的。
集合的关系、集合的运算等等都是从元素的角度予以定义的。因此,求解集合问题时,抓住元素的特征进行分析,就相当于牵牛抓住了牛鼻子。
三、体会集合问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掌握解决集合问题的基本规律
布鲁纳说过,掌握数学思想可使得数学更容易理解和记忆,领会数学思想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集合单元中,含有丰富的数学思想内容,例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价转化的思想、正难则反的思想等等,显得十分活跃。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对这些数学思想进行挖掘、提炼和渗透,不仅可以有效地掌握集合的知识,驾驭 集合问题的求解,而且对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优化思维品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重视空集的特殊性,防止由于忽视空集这一特殊情况导致的解题失误
空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殊集合,它具备“空集虽空,但空有所为”的功能。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有无可能存在空集的情况,否则极易导致解题失误。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测试卷1
一年级数学口算能力比赛试卷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试卷3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一单元试卷2
一年级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试卷1
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测试卷1
一年级数学5、4、3、2加几检测题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练习1
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综合练习卷1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试卷3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三单元试卷1
小学数学第一册期末考试题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练习1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试卷6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练习2
一年级数学6加几检测题1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试卷2
一年级数学知识竞赛试题
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测试卷2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试卷1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四单元练习1
一年级数学4的认识及相关的加减法检测题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练习1
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题
小学数学第二册期末过关测评试卷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练习1
一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五单元试卷1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四单元试卷2
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一年级数学1、2和3的认识及答案检测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