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没有基础谈不到能力,复习要真正地回到重视基础的轨道上来。这里的基础不是指针对考试、机械重复的训练,而是指要搞清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体验知识形成过程以及对知识本质意义的理解与感悟。同时,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回顾,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是数学复习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要在体验知识的过程中,适时进行探究式、开放式题目的研究和学习,深刻领悟蕴涵在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加以自觉的应用,力求做到使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切实的提高。
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不要盲目地做题,不要急于攻难度大的综合题、探究题。复习要以中档题为主,选题要典型,要深刻理解概念、抓住问题的本质,抓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高考题大多数都很常规,只不过问题的情景,设问的角度改变了一下。因此,建议考生在首轮复习中,不要盲目地自己找题,而应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做题。
学习数学必须要做题,做题一定要独立。做题前要把老师上课时复习的知识再回顾一下,对所学的知识结构要有一个完整的清楚的认识,不留下任何知识的盲点,对所涉及的解题方法要深刻领会。做题时,一定要全神贯注,保持最佳状态,注意解题格式规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良好的心态进入高考。做题后,一定要认真反思、仔细分析,通过做几道相关的变式题来掌握一类题的解法,从中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掌握解题的思维方式,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并总结出对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和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对做题中出现的问题,注意总结,及时解决。重点一定要放在培养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函数内容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试题中占有比重最大。在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等其他试题中,如能自觉应用函数思想方法来解题也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掌握函数的基础概念,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相互联系与相互转化,掌握函数与方程、函数与不等式、函数与导数、函数与数列等知识的交汇与综合是数学首轮复习的重中之重。
编辑:张健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高考数学视频
更多
相关数学考前复习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和复习教案
听“第九届数学专家课”有感
读标准、做标准、求标准 ——读《数学课程标准》有记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乘法(一)》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教案
师德教育与小学数学教学论的融合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实现游戏化分析
一本做出来的书——推荐《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一书
2019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2019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9-41页成正比例的量教案
五下数学例题竞赛试卷分析
《分类与整理》 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补差计划
教学心得 小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圆柱的表面积》公开课反思
小学数学审题能力培养路径
《平移》评课稿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简单的搭配》教学反思
小升初数学复习九大学习方法 小学生必看
《三角形内角和》的评课
听张岩老师《分类与整理》练习课收获
2019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导学案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比例《练习六》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反思
《比较大小(二)》教学反思
《租船问题》教学反思
《认识面积》观课反思
敢于让学生犯错,并在错误中学习——《小数与单位换算》听课反思
2019年六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比例尺》教案
| 小学 |
| 初中 |
| 高中 |
| 不限 |
| 一年级 | 二年级 |
| 三年级 | 四年级 |
| 五年级 | 六年级 |
| 初一 | 初二 |
| 初三 | 高一 |
| 高二 | 高三 |
| 小考 | 中考 |
| 高考 |
| 不限 |
| 数学教案 |
| 数学课件 |
| 数学试题 |
| 不限 |
| 人教版 | 苏教版 |
| 北师版 | 冀教版 |
| 西师版 | 浙教版 |
| 青岛版 | 北京版 |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 鲁教版 | 苏科版 |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 部编版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