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我上的天平游戏是北师版四年级下册教材第91页的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2、利用探索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方程。3、根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天平游戏,探索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教学难点:利用等式的性质和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简单的方程。
下面将我本节课的设计程序进行说明:
第一个环节:我利用天平这一直观教具,让学生观察天平两边都加上相同质量,天平仍然平衡,引导学生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接着让学生推测如果在天平两边同时去掉相同质量,天平会怎样?学生推测以后,然后通过天平去验证学生的推测,由此得出结论,等式两边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第二个环节:利用等式的性质和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方程(本节课只用到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方程并且只要求解简单的方程,但解复杂的方程时用等式性质进行解方程就比较麻烦。我们组在备课时考虑到为以后学习解方程做铺垫。本节课把运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解方程也要讲到。学生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解方程不做要求,但一定要让学生掌握等式的性质。还有在解方程时要强调解方程的格式。但在讲课时发现学生书写习惯还是有点不熟悉,可能是刚接触到解方程,也有可能是强调的不够。
第三个环节:通过一组练习题讲解检验方程的方法、方程解和解方程。可能大家在这里有点疑惑为什么要把检验方程放到练习题当中,刚开始我也是把检验方程设计到解方程这一环节,但后来吴老师建议我把这部分放在后面,因为这样使重点就分散了,这样学生也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最后,加了一道提高题。这样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拓展,也使整节课有层次。但我在最后一题讲解的不够透彻。
本节课上下来看还是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说在讲解方程X+8=10利用等式性质解的时候,两边都减去8,没讲为什么要减8,能不能在两边都减2或其他数,没讲到。备课时考虑学生不够。再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自己更快成长起来。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三位数的数法》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秒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笔算减法练习》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商是几位数》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1)》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案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统计》教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时分的认识》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案设计
一路收获,一路反思 ——旁听小学数学青年中心组第四次活动有感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一分(一)》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数据收集整理(2)》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确定位置》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轴对称(一)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教案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讲故事》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橘子》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微研究研讨课感受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节约》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新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练习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笔算加法综合练习》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数(一)》教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比较数的大小》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6的乘法口诀》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用乘法口诀求商》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乘法》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