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是在四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本册第一单元学了分数乘法与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后的一节新内容。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奠基作用。
2、教材的重难点: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利用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学生情况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需要运用分数计算来解决的问题。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遵循了本套教材的特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进行运算的必要性,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教材先安排了分步计算,借助的是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接着又安排了综合算式。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将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二、教法
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教材中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进行计算,再组织讨论和交流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3、对问题的解决加以解释,即航模小组有3人。
三、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的观察题、认真审题、正确计算、概括总结、检查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程序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 × ÷ -
÷ + 1- 3+
2、笔算。
+ - - + 12×5×2 24÷8×5
(生完成后,请生汇报运算顺序。)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图
2、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分析条件与问题。
3、画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理解题意。
(请生思考: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计算的?)(分数的混合运算的书写格式还可以怎样写?)
12× ×
=4×
=3
答:航模小组有3人.
孩子们,请看下面这幅图,你能独立解答吗?
(改变题里的条件与问题,让学生读题,分析条件与问题,找出解题的方法)
第一步求:摄影小组有多少人? 第二步求:气象小组有多少人?
算式:3÷ =4(人) 算式:4÷ =12(人)
综合算式: 3÷ ÷
=3× ×3
=12(人)
答:气象小组有12人.
(引导学生小结)
(三)反馈练习
25÷ × 100× ÷ 24÷ ÷ × ÷
(生分组完成,完成后请生说出运算顺序)
生独立完成后小结。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57页的练一练1、2题。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汇集(表扬鼓励否定有技巧)
关于继续教育随笔感悟
2015小学数学培训随笔感悟
小学数学课堂老师如何表扬学生语言120条
小学五年级数学关于学困生帮扶总结文章
学生要有个错题本之《如何复习更有效》有感
小学一年级数学随笔谈认识东南西北--用太阳做例子
听课随感——数与形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案例(含语言设计)
2015春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二学期三年级下册修订说明
让学生主动地走近概念本质——赏施银燕老师《负数的认识》有感
听顾老师《集合问题》的课反思
小学老师三月份教学工作反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周记
新教师第三期培训反思
小学老师五月份教学工作反思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半学期复习目标和建议
教师感悟随笔:今天,我们如何爱学生
小学数学老师感悟随笔:我的低起点和高起点在哪里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
小学数学反思周记集锦
小学数学毕业班小升初冲刺总复习计划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新教材使用心得感想
课堂教学中关于听说读写的常用语50句
2015年春第二学期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修订说明
快乐之“加减乘除”——读《激励教师的80篇心灵美文》之随笔
百分数意义评课——注重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听李老师《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有感
新教师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关于一年级数学课堂的实践和反思文章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