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4页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2、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具准备】
CAI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 创设情境:
1、出示课本主题图:幼儿园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这些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2、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么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题目:这筐橘子按3:2应该怎样分?
(1)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实际操作)。
(2)记录分配的过程。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
大班小班
3个2个
6个4个
30个20个
............
2、出示题目:如果有140个橘子,按照3:2又应该怎样分?
(1)小组合作。
(2)交流、展示。
(3)比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们的共同点。
方法一:
大班小班
30个20个
30个20个
............
方法二:画图
140个
方法三:列式
3+2=5
140=84(个)
140=56(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还会出现用整数方法来列式计算的。)
3、小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用多种方法解答。
三、巩固新知。
完成课本第55页:
1、独立试做:试一试
2、独立试做练一练的1题、2题,3题抢答,并说明理由。
四、知识拓展:数学故事。(共同探讨方法)
五、总结:1、学生看书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2、提出自己还有些疑惑的问题。
六、【板书】
比的应用
3+2=5
140=84(个)
140=56(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尖子生专题训练
西藏拉萨中学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3月月考试题2
浙江省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3月第一次大联考试题1
陕西省汉中市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第二次模拟试题2
四川省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3月第一次大联考试题2
吉林省镇赉县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第二次模拟考试题2
陕西省西安市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第一次模拟考试题1
陕西省澄城县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周考试题1
陕西省澄城县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周考试题4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6年高三数学第二次模拟试卷2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年高三数学第二次模拟试卷1
吉林省镇赉县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第二次模拟考试题1
浙江省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3月第一次大联考试题2
上海市闸北区2016年高三数学下册第二次模拟试卷
新课标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综合测试题6
吉林省吉林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第一次模拟试题1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年高三数学第二次模拟试卷2
云南省昆明市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1
新课标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综合测试题5
河南省商丘市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第二次模拟考试题1
新课标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综合测试题7
上海市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3月联考试题
河南省商水县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适应性演练试卷1
江苏省南京市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第二次模拟考试题
重庆市大足县2016届高三数学第一次模拟试题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6年高三数学第二次模拟试卷1
陕西省澄城县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周考试题3
湖南省常德市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第二次模拟试题2
浙江省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六校联考试题2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6届高三数学下册3月月考试题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