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初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计算较容易的三步式题.
(二)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会按算式的意义读出算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掌握运算顺序.
(二)难点:同时脱式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练习(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回答)
48+36
884
300+190
75-29
60+70
213
150-90
6402
6080
40005
560-80
2.说一说下面各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用投影仪打出)
164+18 (先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64+18
=82
693-14
=23-14 (先算除法,再计算减法)
=9
23+423
=23+14 (先算除法,再计算加法)
=37
教师小结: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或除法)和加减法,都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减法.以上这一组题,大家做得很好.今天,我们还要研究混合运算,看谁能最快的掌握其中的技巧.(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1.(板书例1)
例1:164+63.
问:谁能按意义读出算式?(有的同学读: 16乘以4加上6乘以3是多少;有的同学读:16乘以4的积,加上6乘以 3的积,和是多少)
这两种读法,哪种读法是正确的?(分组讨论.第二种读法正确,读出了算式的意义)
请同学们按算式的意义正确读出算式.(用投影仪依次打出)
94+73 284+369
182-56 453-427
5887-292 966+459
刚才,你们能够按意义读出算式,那么,在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全班同学 动笔试做:164+63,请一、二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
一般来讲,大部分学生会这样做:
164+63
=64+63
=64+18
=82
老师指着黑板上的算式讲:这题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但在计算过程中,哪一步可以省略?(小组讨论.老师引导学生从算式的意义入手去考虑)
师生共同总结出:由于题目是求两个乘积的和,要算出两个积之后,才能相加,所以后面的乘法可以和前面的乘法一起脱式计算.
这个算式应该这样写:
164+63
=64+18
=82
2.学生试做下面各题:
(1)把上题中+改为-应该怎么做?(全班笔算,老师巡视)
164-63
=64-18
=46
(2)把都改为,又该怎样计算?(先口述做题方法,再动笔计算出来)
164+63
=4+2
=6
164-63
=4-2
=2
老师启发:观察上面4个算式,进行比较,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两步可以同时脱式计算.(求两个积的和或差,两个商的和或差时,可以把乘法,除法运算同时脱式计算)
(三)巩固反馈
1.下面两道题,哪一道可以同时脱式计算?
(1)164-63
(2)164-6+3
2.按照各图指定的运算顺序,在□里填上得数.
3.找出下面各题的错误,并把错题改正.
(1)196-68-8
=196-60
=196-0
=196
这道题是运算顺序错,应该先算乘法:68,然后,再按运算顺序计算.正确计算是下面的做法.
196-68-8
=196-48-8
=148-8
=140
(2)50+5054
=10054
=204
=80
这道题是运算顺序错,先算50+50得出100后,再按顺序计算的,应该先算505,再乘以4,最后再求和.正确计算是下面的做法.
50+5054
=50+104
=50+40
=90
4.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脱式计算.
542-313
1363-4082
60284-167+5
小结 这节课,大家进一步明确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应该先乘除,后加减.当求两个积的和或差,两个商的和或差,一个积和一个商的和或差时,乘除可以同时脱式计算.这些知识,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略)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教师板书:
同级运算按顺序,混合运算先二级.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讲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求两个积的和或差,两个商的和或差时,乘除可以同时脱式计算,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突破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例题都采取了让学生试做、设疑、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在练习设计时,又通过判断、填空、改错、说一说、做一做等形式的练习,深化了混合运算的正确顺序,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
2.2《命题与证明》课件(3份)
5.1二次根式的性质(第1课时)课件(共12张PPT)
3.2《简单图形的坐标表示》课件(共24张PPT)
2.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AS》课件(共18张PPT)
5.3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第2课时)课件(共12张PPT)
多边形的内角和课件湘教版八年级下
2.1《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三边关系》课件(共17张PPT)
中心对称图形课件湘教版八年级下
2.5《全等三角形判定》复习课件(共13张PPT)
湘教版八年级下二次根式的除法教学课件
湘教版八年级上5.3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课件(共21张PPT)
湘教版八年级上1.2提公因式法课件
2.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课件(共18张PPT)
湘教版八年级下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课件
湘教版八年级下中心对称图形课件
2.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AAS》课件(共15张PPT)
湘教版八下1.3公式法课件
2.4《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课件(共28张PPT)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3.2《立方根》课件(共2份)
2.6《用尺规作三角形》课件(2分)
湘教版八年级下3.5梯形课件
2.5《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小结》课件(共20张PPT)
4.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课件(共24张PPT)
5.3二次根式混合运算(第2课时)课件(共13张PPT)
平行四边形的角边性质课件湘教版八年级下
5.1二次根式的化简(第2课时)课件(共16张PPT)
5.1《二次根式》课件(共15张PPT)
4.1一元一次不等式课件(共32张PPT)
4.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课件(共10张PPT)
1.5《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课件(2份)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