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内容: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知道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2、使学生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知道半径、直径的概念及其特征。
3、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圆规画圆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索,引导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知道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初步学会画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圆是一种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2、在图形的比较中,得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
3、列举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圆,知道圆是一种平面图形。
(课的一开始,安排了一个猜谜活动,带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比较自然地让学生走进了我们今天的学习主题:认识圆。接着从两方面来认识圆,首先是让学生把圆和以往学过的平面图形进行比较,产生认知冲突,知道了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其次让学生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圆,明白我们所说的圆是指物体的某一面,圆是一个平面图形。)
二、学习画圆的方法。
1、学生尝试用圆规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
2、谈谈画圆的体会。
3、教师示范画圆。
4、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独立画圆。
4、同桌比较所画圆的不同。
(圆的画法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因此整堂课我安排了两个层次的画圆,这个环节是第一层次,学会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在这里我以学生的操作为主,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画圆中发现问题,并发挥同伴的力量,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最后教师进行小结这一基本思路进行教学的。)
三、动手探究,认识圆心、半径、直径的特点。
1、给固定点取名字。
2、学生动手操作,证明这个固定点就是圆的中心
3、半径、直径概念的教学。
4、半径、直径特点及关系的探究。
(在给固定点取名字时大部分学生的意思都在说这个点是圆的中心,因此在这里让学生动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来证明这个点就是圆的中心,学生会通过圆心画一些线段,用尺量一量他们到圆心的距离等等的一些操作,那么在这些操作中,其实就蕴涵了学生在画圆的半径、直径;学生量的过程、比较的过程其实也蕴涵着半径、直径的一些特点及两者之间关系的探究。)
四、理解圆的位置和大小分别是由圆心和半径所决定的。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圆的位置和大小分别是由圆心和半径所决定的。
2、画一个固定大小的圆。
(在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后,再来理解为什么羊吃草最后形成的图形是圆就比较的简单了,然后在这样一个情境中,通过两个问题羊吃草的范围再大点,该怎么办?想要换个地方吃草又该怎么办?使学生理解圆心能决定圆的位置,半径能决定圆的大小。知道了半径能决定圆的大小后,接下来就进行画圆的第二层次教学:画一个定圆。)
五、深化练习,运用圆。
(设计这组练习的目的是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并把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六、全课总结。
2016年二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点整理:初三下册数学第28章第1节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新编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测试题(人教版)
浙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016
九年级下册数学单元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课后习题(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016年)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与整理知识点
2016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检测试题(浙教版)
高一数学下册第三章单元测试题《直线与方程》
第26章第2节《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初三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检测试题(浙教版带答案)
2016届高三数学第二轮复习教学计划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一节数学室外课反思
八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题:第3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二章检测试题(北师大版有答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九年级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检测题(带答案)
高三第二轮数学复习工作计划
第27章第2节相似三角形知识点归纳:九年级下册数学
湘教版初三下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第1节锐角三角函数
九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第27章第3节《位似》
必备的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第二章第3节三角形的内切圆
2016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三章测试题(浙教版)
初二下册数学三角形的证明测试题(有答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的知识点
初三下册数学知识点指导:二元一次方程公式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数学评价方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