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
1.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练习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2.复习用正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
3.复习用反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数量关系
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确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1.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
2.一条路,已修的和未修的。
3.梯形的上、下底长度一定,梯形的面积和它的高度。
4.每块砖的面积一定,砖的块数和铺地面积。
5.挖一条水渠,参加的人数和所需要的时间。
6.从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时间和所行走的速度。
7.单位面积一定,播种面积和总产量。
8.时间一定,速度和距离。
9.订阅《北京儿童》的份数和所需钱数。
(二)复习应用题
1.某工厂八月份计划造一批机床,开工8天就造了56台,照这样速度到月底可生产多少台?
第一步,先找对应关系:
8天56台
31天?台
第二步,判断成什么比例?(每天生产的台数一定,成正比例。)
请你在对应关系的旁边写上正字,决定用正比例方法做。
解 设到月底可生产x台。
x=217
答:照这样速度月底可生产217台。
2.一批纸张,钉成20页一本的练习本,能钉600本。如果钉成24页一本的练习本,能钉多少本?
第一步,先找对应关系:
20页600本
24页?本
第二步,判断成什么比例?(纸张总页数一定,成反比例。)
请你在对应关系的旁边写上反字,决定用反比例方法做。
解 钉成24页一本的练习本,可钉x本。
24x=20600
x=500
答:如果钉成24页一本的练习本可钉500本。
学生独立地用老师教的分析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本上做两道题。
(1)火车3小时行135千米,用同样的速度5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2)有一批砖,25人去搬,6小时搬完,如果30人去搬,需要多少小时搬完?
(三)练习解答两步的比例应用题
1.李涛读一本书,每天读6页,30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多读4页,多少天可以读完?
黑板上的对应关系变成:
解 设x天读完。
(6+4)x=630
10x=630
x=18
答:18天可以读完。
2.在第1题的基础上,改变问题。
李涛读一本书,每天读6页,30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多读4页,提前几天读完?
对应关系:
解 设如果每天多读4页,x天读完。
(6+4)x=630
10x=630
x=18
30-18=12(天)
答:提前12天读完。
(指导学生分析、比较。)
以上两道题,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条件和问题发生了变化,使原来的题复杂了一步,但用反比例解的方法没有变。)
练习(学生独立分析,做题。)
1.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3小时行驶105km。用同样的速度又行驶了1.2h到达乙城,甲城到乙城有多少千米?
解 设甲城到乙城有x千米。
3x=105(3+1.2)
x=147
答:甲城到乙城有147km。
2.光明乡有144公顷水稻,5天收割了90公顷,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几天可以收割完?
解 设剩下的x天可以收割完。
90x=554
x=3
答:剩下的3天可以收割完。
(再用间接设的方法做两道题。)
1.纺织厂的织布车间过去每人看16台织布机,每班需要42人,现在改进操作方法,每人看24台。每班可以节约几人?
1642=24x
42-x
2.某机器厂原计划每天生产机器48台,15天可以完成任务,现在要12天完成任务,每天应增产多少台?
12x=4815
x-48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分析、思考方法。拿到应用题不要急于先做,要先读题,找出对应关系,判断是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就可以正确解答了。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是有其独特的思考方法的,所以在教案的设计上重点放在指导、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思考方法上。
第一层次,先做判断练习,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因为这是正确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基础。
第二层次,进行最基本的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训练,着重训练学生怎样找对应关系,如何正确判断,然后再动笔做题,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第三层次,进行间接设的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训练,目的是在原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更高一步。
板书设计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表面积计算应用练习题
2016六年级数学期末考点精选之圆的周长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练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点移动》教案
2016六年级数学期末解题技巧归纳之归一问题
2016年六年级数学毕业升学试卷(北师大版)
2016五年级数学期末知识点复习之分数加减法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表面积综合应用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
2016年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苏教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算法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包装的学问》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常见的量》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填空与判断综合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专项能力提高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两步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用字母表示数一》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专项综合训练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2)》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专项能力训练题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容量和升二》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1)》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教案
2016五年级数学期末考点复习之最大公因数
2016三年级数学期末考点精析之小数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