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改成乘这两个一位数的积;或者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教学重点
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简便算法方法的选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2.板演
商店有5盒手电筒,每盒12个,每个电筒卖6元,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用两种方法解答.)
第一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答:一共可以卖360元. 答:一共可以卖360元.
引导学生比较,由于这两种解法结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教师明确:三个数相乘,除了从左到右依次相乘外,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
教师提问:在这道题里哪种算法简便,为什么?
(第二种算法后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数,因此,第二种算法简便.)
教师明确: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规律,把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改写成乘这两个一位数的乘积,比较简便.(板书课题:乘法的简便算法)
二、学习新课
(一)教学例1:
1.组织学生讨论:
(1)这道连乘题依次计算你觉得怎样?
(2)怎样算比较简便,你是怎样想的?
这道连乘题如果依次计算,不容易口算得出结果.如果把后两个因数相乘,正好是10,再和第一个因数相乘,就可以很快地用口算算出得数.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教师质疑:
这道题怎样计算简便?为什么不改成 ?
3.练一练
(二)出示例2:
1.教师谈话:有时我们可以把刚才总结的规律反过来用,也就是一个数乘两位数,改写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计算比较简便.
2.组织学生讨论:
口算不容易算出结果,我们可以把16改写成哪两个一位数相乘?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回答: .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提问:第二种方法把它改写成 或 哪种简便?(显然前者简便,因此我们采用前一种.)
人教a版必修5学案: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含答案)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1《含30°锐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ppt课件
(人教A版)必修五名师精品:2-4-1《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教案(含答案)
(人教A版)必修五名师精品:2(人教A版)必修五名师精品:2-3-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二)》教案(含答案)
2015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期末试题下载
(人教A版)必修五名师精品:第2章《数列(2)》复习教案
2014年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导学案:2.3.3等比数列的n项和概念
新人教A版必修五学案:2.3.1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一)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案设计2
2014年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导学案:2.3.1等比数列的概念
2015秋二数上期末考试卷下载
2015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四单元测试题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设计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案设计3
2014年人教A版数学必修五导学案:2.3.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人教版数学必修五(文)学案: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二)
新人教A版必修五学案:2.3.2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二)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案设计1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教案设计1
(人教A版)必修五名师精品:2-5-1《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教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
2.3.2 探究和的奇偶性 PPT课件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二课时)教案设计1
2015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期末试题下载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ppt课件
人教版必修五《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导学案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2015-2016学年北京市房山区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5年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七单元测试题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教案设计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