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第一单元 除法
1、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
(1)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2)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大了要调小,试商小了要调大。
3、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商х除数+余数
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第二单元 角
1、 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2、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4、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5、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7、量角器就是度量角的工具。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记做1。
8、量角和画角要做到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0在内数内,0在外数外。
9、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又小于180;平角180;周角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
10、1小时,时针转一大格,所对的角是30;分针转一圈,所对的角是360。
第三单元混合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如果只含有加减法或只含有乘除法应从左往右计算;如果含有加减法和乘除法应先算乘除法,在算加减法。
2、在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四单元平行和相交
1、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
2、画平行线应先放三角尺,再放直尺,平移三角尺。
3、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垂足。
4、画垂线应先放直尺,再放三角尺,平移三角尺。
5、点到直线之间垂直线段最短。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6、两条平行线之间所有的垂直线段的长度相等。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同步练习3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
八年级数学逆命题和逆定理同步练习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数学生活中的数学复习题2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频数分布折线图同步练习2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2
八年级数学实数的若干性质和应用复习题
八年级数学竞赛辅导复习题
八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复习题1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同步练习1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题
八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试卷
八年级数学矩形同步练习
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数学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幂同步练习1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八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同步练习1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同步训练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数学轴对称单元检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集合与简易逻辑复习题
含参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整数根问题复习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期末考试试卷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同步练习2
八年级数学频数和频率同步练习2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