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学生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练习,巩固学生估算的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类推、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1、口算。(你是怎样口算的?说出口算过程)
3010=6030=8040=24060=2107030050=27090=63070=
2、口算。(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老师讲评。
注意:第一行的乘法算式是第二除法口算的思考过程。
3、出示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2题。要求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口头编一道除法应用题。
想一想,该怎样列式?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应用题还要记住写答案)
4、出示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3题。
提问:限载40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编题,独立完成。
5、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提问:表示什么?第一行的口算和第二行的口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6、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三的第5题
提问:大约表示什么?为什么这道题要用大约?(因为有的月份是三十一天,有的是三十天,还有的是二十八天或二十九天,为了计算方便,都取三十天,所以要用大约)
学生独立列式,老师讲评。
7、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2.2《函数的表示法》第2课时)示范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二章《对数与对数运算》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2章《基本初等函数》(1)(2.1对数与对数运算)备课资料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指数函数及其性质》(1)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2.2《函数的表示法》)备课资料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备课资料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3《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示范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3《集合的基本运算》)备课资料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部分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应用创新演练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二章《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二章《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2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指数函数及其性质》(2)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2.2《函数的表示法》第1课时)示范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三章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讲解与例题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二章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讲解与例题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三章3.2.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讲解与例题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2.1《函数的概念》第1课时)示范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2章《基本初等函数》(1)(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第2课时)示范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三章3.1.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课堂强化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三章3.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目标导学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2章《基本初等函数》(1)(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1课时)示范教案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word导学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2章《基本初等函数》(1)(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备课资料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2.2《函数的表示法》第3课时)示范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三章3.2.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讲解与例题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备课资料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2.1《函数的概念》)备课资料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奇偶性》教案
2014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第1章《集合与函数概念》(3.2奇偶性)示范教案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