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通过学习、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向他人学习、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
重点:理解大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难点: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1亿有多大。
教具准备:一叠纸张(1000张)、直尺等。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老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大数。今天,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能想象1亿有多大吗?引发学生猜想。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能会结合不同的量进行猜测。
学生回答的内容可能有:1亿大米能装满一间房子、一整车吧;1亿米在体育场上要跑一万圈,10万圈吧;1亿本书摞起来有一座山那么高吧。
二、探究活动
1.首先确定研究方案,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研究选择测量1亿张纸摞起来的高度。
2.思考如何进行测量。
提问引导:找出1亿张纸摞起来直接进行测量行吗?不能直接测量怎么办?
学生想到,可以先测量一部分,再推算出整体是多少。
一部分应该取多少张呢?学生:100张、1000张、10000张。
教师:有没有想到取115张、1021张呢?接着说明,为了计算方便,应该取整百、整千、整万的数量。
3.分组进行实验操作。
分别用100张和1000张纸的高度为基数进行测量。
⑴教师取几份100张纸给部分学生测量高度,然后学生分小组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⑵教师把1000张纸给其他的学生测量高度,让他们也分小组去推算1亿张纸的高度。
由于学生测量时的误差,得出的结果也不相同,另外部分学生对推算的方法、过程也不一定理解、掌握,所以,教师有必要进行全班讲演。
以100张为例。测量高度:约1厘米。(为了计算的方便,预备的纸张要有所选择)
提问引导:1000张呢?10厘米
10000张呢?100厘米1米
100000张呢?10米
1000000张呢?100米
10000000张呢?1000米
100000000张呢?10000米
⑶推算结果。
1亿张纸的高度是1万米。老师:你知道1万米有多高吗?
你记得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有多高吗?这里学生感受到1万米比珠穆朗玛峰还高,也就是说如果有1亿张这样的纸摞起来,它的高度将超过珠穆朗玛峰。
以1000张为例。测量高度:约9厘米。照此推算:1万张的高度为9000米。
老师:为什么选择不同的基数进行测量,推算的结果就不同呢?
为了让学生理解基数越大,误差越小的道理,教师可以打个比方;如果取1亿张还有误差,还有误差吗?
三、自主活动:让学生自己选择不同基数的物品进行测量、推算,进一步感受1亿有多大。
2016年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五年级下册数学表面积的变化练习题沪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法同步练习沪教版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行程课后训练题
中考数学复习指导如何审题才不易失分
2016年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苏教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后反思
中考数学考前必做专题试题三角形的边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后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二
2016年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西师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四单元测试题(北师大版)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与重量随堂检测题
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意义课后练习题
2016年中考数学考前模拟精练
2016中考数学考前必做专题试题函数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除法》教后反思
2016年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100以内数的顺序》的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同步检测题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反思一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后反思
2016年春季学期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题
初中数学考点归纳圆
2016中考数学备考辅导数学问题的学习策略及解决方案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教后反思一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同步检测题
2016中考数学的解题方法(一模备考)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反思一
中考数学一模备考指导要把握好“三课”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