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术型计算器表面各按键的功能。
2、了解算术型计算器工作的基本过程。
3、掌握算术型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电子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是本册书新增加的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层出不穷,因此计算机、计算器这些新时代的高科技产品进入课堂是历史的必然。计算器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计算迅速准确,使用计算器,可以把学生从烦琐的数字计算中解脱出来,这样既减轻了中年级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数学灵感,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电子计算器的使用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认识和使用方法。由于大部分学生已经接触过计算器,因此教材只通过一幅计算器的外型 结构图,逐渐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数字键,四则运算键,清除数字键),同时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题,使学生学会这些按键的使用方法。第二部分是计算器的具体应用。教材一共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一步的四则运算,例2是两步的四则混合运算,例3是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这三个例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具体实践操作,逐步掌握,而不是仅仅由教师告诉学生操作步骤和结论,让学生记住。这不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法建议
由于大部分学生已经接触过计算器,并对其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适合采用尝试法或者实验法。在教学计算器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应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计算器,通过尝试,逐渐掌握数字键、四则运算键、清除数字键,等等。接着,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算例1,订正时要强调数字的输入方式(先输入高位数字),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互相出题练习。教学例2时,要注意与例1对比。例1是一步的四则运算,例2是两步的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计算器过程中实际上是利用了交换律,所以在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根据四则运算的顺序调整按键顺序,分布进行运算。教学例3时,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观察:例3和例2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第二步思考:还能不能利用交换律运算?第三步验证结论:到底行不行?第四步考虑方法:怎么办?需要应用什么按键?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明白清除数字键的作用,并学会应用。
江西省五所重点协作中学05高三上第2次月考试卷(文科)
高三数学(文)全国统一标准测试(四)
瓯海中学200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12月份月考数学试题卷
绵阳市高中2006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数学(理工)
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数学试题
普通高校招生数学(文)统一考试(上海卷)
南昌市铁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部分重点中学2006届高三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荆州市2006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I)理工农医类
北京朝阳上学期高一数学期末统一考试
高三数学(理)全国统一标准测试(一)
高三数学月考试题(统编)
华师附中2006届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南京一中高三2006期中试卷
湖南师大附中2005--2006学年度高三年级月考试题数学(理)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检测题数学理
2006学年度高三数学第二次调查测试数学试卷
湖北省黄冈中学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检测题数学文
华中师大一附中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数学(理)期中试题
普通高校招生数学(理)统一考试(全国卷)
南昌市铁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数学
湖北省八校数学联考参考答案(理)
湖北省武汉市2005—2006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绵阳市高中2006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数
江西省乐平市三中2006届高三数学(理科)月考试题(含答案)
兰州铁一中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数学期中考试(含答案)
涟源市私立行知中学2006届11月份文科数学月考
2006学年高三第一次调查测试数学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外国语学校2006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理科)
攀钢一中2005高三数学期中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