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20112012学年期末考试已经结束,小编整理了部分有关小学各年级各学科试卷分析的资料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数学网小学频道。
一、试题分析: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内容不偏不怪,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前半学期的重点内容,在试卷中通过口算、笔算、估算、比较大小、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等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考察。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
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4)巧设开放题目,展现个性思维。
本次试题注意了开放意识的浸润,在第六大题第三小题中设置了你还能提出一个问题,并能解答出来吗?试试看的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试卷分析;
1、成绩分析:本次考试,我班学生及格率100%,优秀数33人,优秀率68%,从卷面的得分情况来看,总体成绩还算可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扎实,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
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抓基础知识的训练,无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课都如此,特别是计算,在数学中无处不在,生活中随时都会用到,所以,我在平时坚持早晚天天练,故失分较少。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能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了我们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结合所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各种生活情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体验其应用价值,使学生有了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第六大题第三小题中失分较少。
(3)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本次试卷中,除了少数学生外,大多数学生做到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这与平时教师的指导和训练以及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2、试卷中的不足
从部分题来看,教师关注少的方面,失分还是比较严重的。主要体现在:
(1)对估算重视不够。因此,在日常的练习中对估算和准确计算的对比较少,导致学生对估算的结果不会正确处理。故将30+51-17和90-65+36的估算结果填入比80大的括号里,造成失分的现象。
(2)动手操作和动口没有很好结合。比如,第二大题的第二小题:一个正方形的纸片,剪去1个角后,还剩下3个角,失分率达到80%,其主要原因是在新课后操作练习较少,只是让学生口头说了说而已,印象不深刻。由此可见,动手动口应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理解透彻,印象深刻。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从这些方面加以改进。
精解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列方程解应用题知识点
精编六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扩展
精编六年级数学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点
精编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
精选小学数学六年级圆柱和圆锥知识点总汇
解读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之分数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上册1单元数学知识点(圆的认识)
2015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1单元知识点
解读数学六年级上册比和比例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大全
2015年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整理和复习
精读六年级数学上人教版第四单元复习知识点
精讲六年级数学总复习小数知识点
解析数学六年级上统计图知识点纲要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各版本通用小学数学六年级上期中复习要点总结
精编数学六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精编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分数重点知识点
解析数学六年级上第三单元期中复习纲要
汇总数学六年级上方程知识点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知识点
精编六年级数学上第二单元复习概要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知识点精讲
精编数学六年级上第二单元复习指导大全
总结数学六年级上册期中复习计划纲要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常用单位换算)
详解六年级数学代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汇总
精编小学六年级数学整数知识点总复习
精选苏教版六年级上数学方程知识点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