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04
收藏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术型计算器表面各按键的功能。
2、了解算术型计算器工作的基本过程。
3、掌握算术型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电子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是本册书新增加的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层出不穷,因此计算机、计算器这些新时代的高科技产品进入课堂是历史的必然。计算器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计算迅速准确,使用计算器,可以把学生从烦琐的数字计算中解脱出来,这样既减轻了中年级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数学灵感,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电子计算器的使用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认识和使用方法。由于大部分学生已经接触过计算器,因此教材只通过一幅计算器的外型 结构图,逐渐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数字键,四则运算键,清除数字键),同时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题,使学生学会这些按键的使用方法。第二部分是计算器的具体应用。教材一共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一步的四则运算,例2是两步的四则混合运算,例3是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这三个例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教师在实际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具体实践操作,逐步掌握,而不是仅仅由教师告诉学生操作步骤和结论,让学生记住。这不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法建议
由于大部分学生已经接触过计算器,并对其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适合采用尝试法或者实验法。在教学计算器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应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计算器,通过尝试,逐渐掌握数字键、四则运算键、清除数字键,等等。接着,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算例1,订正时要强调数字的输入方式(先输入高位数字),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互相出题练习。教学例2时,要注意与例1对比。例1是一步的四则运算,例2是两步的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计算器过程中实际上是利用了交换律,所以在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根据四则运算的顺序调整按键顺序,分布进行运算。教学例3时,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观察:例3和例2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第二步思考:还能不能利用交换律运算?第三步验证结论:到底行不行?第四步考虑方法:怎么办?需要应用什么按键?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明白清除数字键的作用,并学会应用。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能力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几8、7、6(1)》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包装的学问》教案
同步培养知识技能与基本素养——《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读后感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税率与折扣》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图形变换之旋转》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三》教案
2014小升初数学模拟测试题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二册《数的运算(一)》学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式与方程》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练习一》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几5、4、3、2(2)》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点移动》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四》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探索规律》教案
2016上半年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小升初数学试题精选:填空练习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一》教案
小升初数学试题练习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综合练习题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用字母表示数二》教案
高考数学复习的重点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展开与折叠》教案
2014北师大版小升初数学毕业测试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练习二》教案
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综合作业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成正比例的量》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六》教案
青岛版小升初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