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收藏
家长麻将打得正欢,瞧见孩子在看电视,呵斥道:“快做作业去!”试想一下,孩子能安心做作业吗?日前,中国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特聘讲师李邦兴来到江岸区,给部分家长讲授如何做一名成功的家长。
李邦兴认为,家长要学会以身作则,如果希望孩子将来学识渊博,那么自己应当博览群书;如果希望孩子将来有所作为,自己也应当不甘平庸。相反,那种爱在孩子耳边唠叨“爸妈这辈子没戏了,就指望你”的家长,会被孩子看不起。
由此,李邦兴提出,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成功孩子的背后都有名善于学习的家长,因此,要学会做学习型家长。
但是现状是,有些家长狂热购书,听报告,找专家;也有的家长死搬硬套别人的教育方法……他们只是“想学型”,而非“学习型”。
学习型家长首先要做孩子无声的榜样。例如保持一颗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远离格调低下、不健康的生活,如打麻将,赌博等;成为孩子的学习伙伴,与孩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其次,有自己的主见,必须有一种研究的态度。即对孩子的各种行为以及出现的问题,都先问一个为什么,问问孩子的感受,而不急于判断是非,更不急于“严加管理”。有的家长教育热情很高,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他们的教育行为往往不科学,比如,孩子成绩一下降,就认定孩子“贪玩”;孩子上课有点小动作就是“多动症”等。由此看出,没有研究的态度,是无法成为学习型家长的。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三角形全等的公式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练习课1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等腰三角形的重要性质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单元评价(第四单元加和减第7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克的认识”教学设计与意图说明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一次函数公式性质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第四单元加和减第4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1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克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听课反思 听《小括号》有感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练习课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克的认识1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四单元加和减第3课时)
中英美思想碰撞下的思考——名思教研小学数学听课有感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练习四
《0和任何数相乘以及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称一称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练习五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第四单元加和减第1课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练习课3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练习五2(第四单元加和减第6课时)
怎样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2016年中考考试数学知识辅导:三角形的重心
师生参与,共同进步 ——读《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随笔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1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