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实践活动:有趣的数教案教学设计-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新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新西师大版...

新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实践活动:有趣的数教案教学设计

2020-03-06

第七课时 实践活动:有趣的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20页。

【教学目标】

1、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意义。

2、能说出各位数的名称,识别各位数的数字的意义。

3、结合现实素材,感受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算,初步建立数感。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应用“比较”来估计豆子的数量,让学生经历估计的过程。

【教学难点】

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师准备】

计数器、黄豆若干、小桶、塑料盆、纸盒子若干

【学生准备】

小木棒

【教法学法】

教法: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等。

学法:1、动手操作 法: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这样一些活动,让学生更轻松的学会知识,发展数感 。

2、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意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堂的导入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我的课程是这样导入的:

桌子上摆好了要用的花生和豆子。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是干什么用的呢?此时学生就会七嘴八舌地回答,有的说,是用来吃的。有的说,是用来数的。或者其他的答案。此时我因势利导引出要在数花生和豆子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二、数出规定数目的豆子,初步体验估数

活动一:先是让学生抓一把豆子,估计一下这把豆子的颗数。

活动二:数一数,看看估计的颗数与实际的数量相差多少。

通过以上两个活动的操作,引导学生从实际的感知过程中对数有一个大体的感悟,让学生初步体验估算。

三、在师生互动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估数

1、师生互动。教师给每个小组都抓了一把豆子,要求学生选用刚才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方法来进行估数。这时学生探究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

2、小组合作。在小组间通过合作进行估计老师抓的一把豆子有多少,并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估计。

3、汇报交流。每组选2名代表汇报,说说估计结果,并介绍估数的方法,其他小组可随时补充,并提出不同意见。

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懂得估计也是有根据和基准的。

四、精心设练,学中用新

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的练习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1、巩固练习。

让学生小组间进行抓豆子和估计豆子的游戏。在这个环节中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和复习。

2、提高练习。

让学生把刚刚估计出的数在计数器上进行拨数,并把拨出来的数字写在练习本上。对于特殊的数字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如“22”“100”等,并认识第三位是“百位”。

3、拓展练习。

对于数学的教学和学习,我们应当注意应该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知识,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我在此环节设计了一个猜数的游戏。让学生既对数的大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让学生对于计数器的使用更加熟悉。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找一名学生背对着计数器猜数。其余的同学都做小裁判,告诉猜的那名同学所说的数是大了还是小了。

这样设计可使学生体会数学学习就像游戏一样,并不是枯燥乏味的。当学生自己先进行猜数游戏时,他们总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怎么才能让游戏进行下去的问题,做出自己判断。

五、课堂总结

回顾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数学学习快乐吗?你觉得小组里谁表现的比较?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有趣的数

估计花生颗数: 实际的颗数:

估计豆子颗数: 实际的颗数:

二十二写作:22

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