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学生在第四单元已经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但主要是运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的,缺乏对算理的理解。结合这一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1.动手操作,总结算理。
本节课不仅要教给学生计算方法,还要让学生明白方法中的道理。基于这一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先用小棒表示出算式,然后根据小棒的摆放情况,明确先计算哪部分,再计算哪部分。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计算的过程,通过摆小棒活动使学生理解其计算方法,并感悟出算理。
2.交流回顾,明确算法。
学生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适时回顾计算的过程,把算理落实到纸面上,让学生知道如何根据算式计算出结果,从而明确计算方法,然后将学生的口算过程图呈现在黑板上,以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小棒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分钟)
1.(1)48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30+( )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
1.思考两道问题,自主回答。
(48是由4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34=30+4)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一填。
(1)3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4个一和6个十组成的数是( )。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1.任务一:25+2=□
(1)动手操作:用小棒表示加法算式。
(2)思考:零散的小棒一共有多少根?
(3)7根小棒加上2捆小棒是多少根小棒?请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4)填一填。
课件出示:计算25+2,要先算( )+( )=( ),再算( )+( )=( )。
2.任务二:25+20=□
(1)动手操作:用小棒表示加法算式。
(2)思考:认真观察,一共有多少捆小棒?一共是多少根?
(3)40根小棒加上5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请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4)填一填。
课件出示:计算25+20,要先算( )+( )=( ),再算( )+( )=( )。
3.师生共同总结计算方法。
(1)提问: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怎样计算?
(2)提问:两位数加整十数怎样计算?
1.(1)小组合作摆小棒,表示出算式。
左边摆2捆零5根小棒,右边摆2根小棒。
(2)列式算出零散的小棒一共有5+2=7(根)。
(3)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7+20=27(根)
(4)根据摆小棒计算的过程填空。
先算5+2=7,再算7+20=27,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画出过程图。
2.(1)小组合作摆小棒,表示出算式。
左边摆2捆零5根小棒,右边摆2捆小棒。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得出:一共有4捆小棒,一共是40根,即20+20=40。
(3)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40+5=45(根)
(4)根据摆小棒计算的过程填空。
先算20+20=40,再算40+5=45,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画出过程图。
3.交流后汇报。
(1)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
(2)两位数加整十数,先把整十数和整十数相加,再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
2.算一算。
34+5= 42+3=
57+1=36+3=
85+4=91+8=
3.填一填。
计算35+3,要先算( )+( )=( ),再算( )+( )=( )。
4.算一算。
30+32= 38+30=
44+50=70+19=
5.手工小组有8人,音乐小组有20人,一共有多少人?
6.小红和小兰玩拍球游戏。小红拍了40下,小兰拍了25下。两人一共拍了多少下?
三、巩固练习。(12分钟)
1.完成教材64页“做一做”1题。
2.完成教材64页“做一做”2题。
独立完成,并与同桌互相说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3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