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陷阱题”的设计-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浅谈“陷阱题”的设计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浅谈“陷阱题”的设计

浅谈“陷阱题”的设计

2016-10-27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浅谈“陷阱题”的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浅谈“陷阱题”的设计 所谓“陷阱题”,是指学生在解题时容易“上当受骗”的题目。教师在练习中经常设计一些“陷阱题”,可以让学生在“上当受骗”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审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设计“陷阱题”呢?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多余条件——干扰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这样认为,问题给出的条件都必须用上,否则要么是自己做错了,要么是题目出错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教师设计练习时,应尽量在题目中给出一些多余条件,让部分学生在“上当受骗”后能够正确地取舍条件。这样的练习,不仅能检查出哪些学生似懂非懂,同时也能提高学生选择条件的能力,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例如,在教学用连乘的方法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学校五月份用电2 000千瓦时,六月份用电是五月份的4/5,七月份用电比五月份节约了1/4,七月份比五月份节约用电多少千瓦时?按照题意分析,不难看出“六月份用电是五月份的4/5”是多余条件。但部分学生在解题时却将算式错误地列成2 000 × 4/5 × 1/4,主要原因就是受了“六月份用电是五月份的4/5”这一多余条件的干扰,没有认真审题。

再如,学习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后,可让学生解答下面的问题: 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学生初次练习时,受多余条件的干扰,容易出错。当掉进“陷阱”后,就能够更深刻地体会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二、 简便方法——诱惑

学生在计算中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即只要题目的要求是“能简算的要简算”,学生的错误率就会增加。而错误的原因是他们由于受简便方法的“诱惑”,把本来不能简算的题也“简算”了。所以教师要针对这一情况,经常设计一些“陷阱题”,让部分学生学会正确地根据题目的特征,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例如,在教学分数或小数混合运算后,学生在计算下面各题时,会出现一些典型的错误,造成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不恰当地应用了运算律或运算性质。在出现错误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反思错误的原因,将会使学生体会到认真审题的重要性,并注意一定要根据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三、 先入为主——定势

由于多次重复进行某一类型习题的练习,学生就会先入为主,形成思维定势。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为防止思维定势,可设计一些“陷阱题”,让其“上当受骗”后校正先入为主的印象。利用定势设计“陷阱”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利用原有的书写格式设计“陷阱题”。例如,求4的倒数是多少列式为: 4 = 1/4;解方程时写成:4x = 80 = 80 ÷ 4 = 20,等等。

2. 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陷阱题”。例如,学生已经掌握比较实际数(量)的方法,如果小明比小英高13厘米,则小英比小明矮13厘米,到六年级学习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时,可让学生思考:如果甲数比乙数多25%,那么乙数比甲数少25%吗?

3. 利用新知识对旧知识的“后摄干扰”设计“陷阱题”。例如,学习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时,学生接连做了几道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后,可设计一道用乘法解决的问题。这样会有很多学生受用除法解决问题思路的干扰而掉进“陷阱”。

四、 概念不清——混淆

概念是思维活动的基础。如果学生对某一数学概念、法则掌握得不扎实、不完整,就会造成相关知识的混淆,使解题产生错误。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容易发生混淆的概念、法则来设计一些“陷阱题”,使学生“上当受骗”后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

例如,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容积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个长方体油箱,长5分米,宽3分米,高4分米。(1)做这个油箱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2) 如果每升汽油重0.78千克,这个油箱可以装多少千克的汽油?由于部分学生对表面积和容积的概念混淆不清,解决第(2)个问题时常常出现用第(1)题的结果直接乘0.78的错误。这样的“陷阱”就有助于学生结合实际问题理解表面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

五、 体验不深——模糊

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由于体验不深,造成认识的模糊。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容易出现的模糊认识,设计“陷阱题”,以帮助学生加深印象,深化认识。例如,在学习分数的知识时,可以提供类似下面的说法让学生判断:

(1)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 9/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部分学生在判断时,会认为这两题都是正确的。其实第(1)题把“0除外”这个重要的补充说明丢掉了;第(2)题把“一个最简分数”的前提丢掉了。由于学生对这些细节的关注不够,体验不深,造成了片面的认识,可以据此设计“陷阱题”。

总之,教师设计“陷阱题”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上当受骗”,而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上当受骗”后,能够自觉反思原因,吸取经验教训。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好的“陷阱题”本身会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智慧。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陷阱题”呈现的时机和频率,使得“陷阱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