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有数学素养的教师-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做一名有数学素养的教师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做一名有数学素养的教师

做一名有数学素养的教师

2016-10-27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做一名有数学素养的教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做一名有数学素养的教师学校这学期的教研活动主要围绕“如何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展开。数学教师当然要提高数学素养。数学教师的数学素养到底如何?我们先看两个小事例。

【事例一】 学生毕业考试时,某校要求所有教师都独立完成本学科的毕业考卷,然后谈谈对本次毕业考卷的想法。数学考卷满分100分,全校35名数学教师中,仅有2人得满分,有9人80分以下,还有1人勉强及格。

【事例二】 一位刚工作两年的教师执教“认识小数”。课堂小结时,教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一个学生说:“我想问一下,我们已经学过结果不是整数的可以用分数表示,那既然有了分数,为什么还要发明小数呢?”另一个学生说:“我听爸爸说小数不是中国人发明的,好像是从英国引进的,不知道是不是这样?”教师急忙打断学生的发言,说:“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课后去查资料,然后再交流。”──经常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情形,教师不会,就用“课后解决”做幌子,究竟有没有解决呢?不得而知。

从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部分数学教师对数学知识认识模糊,对数学结构把握不清,不了解基本的数学教育史和数学思想方法……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或许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那时候学生的视野比较窄,不会了解很多课本外的知识;学生很“乖”,不大敢于提出尖锐的问题;再有,那时候我们还没有感受到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课堂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开始碰到一系列问题,并常常遭遇措手不及的尴尬。应对的策略,当然是数学教师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

一、 数学教师学科素养的内涵

首先,数学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数学专业知识。数学专业知识是教师学科素养的基础。现在不少教师都是大专或本科毕业,学历较高,但数学专业知识未必扎实。虽然凭借已有的知识应付小学数学没有问题,但要把数学“教懂”,教得深入浅出,恐怕这点知识还不够。因此,我们要多看数学方面的专业书籍,多聆听数学专家的讲座,多参与具有一定学术性的沙龙研讨等,通过这些途径,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也许我们会觉得有的专业知识离我们太远,看不懂或听不懂。其实,看得多了自然也就理解了。所以,教师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未知的知识。

其次,数学教师要了解一点基本的数学发展史。数学是一种文化,不同的民族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产生并发展了不同特色的数学。了解本民族和全人类数学发展的历史,能使我们清晰地了解学科知识产生的背景和作用,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神奇,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数学并热爱数学。这样,当我们走进课堂,才会充满自信,才会使我们的教学高屋建瓴,大气磅礴。事实上,学生只有了解所学知识的背景和作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数学,特别是体会人类对数学的不懈探索和孜孜以求,受到数学发展史的熏陶。

再次,数学教师还应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绝不是解决几个数学问题;数学教学,也不是仅仅教学生学会解题。数学教学的价值体现在对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上,也即体现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教师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才能把学生“教活”,使学生的学习触类旁通。当然,对小学生而言,更多的是在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常用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

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来讲,数学教师还要清晰地了解数学教材呈现的知识结构。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至少要对小学六年所有的数学知识以及每一年级学生要达到怎样的水平有清晰的了解。(如果能够了解幼儿园和初中的数学知识,当然更好。)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经常任教的那一个或几个年级,而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而且,只有对所教的学科知识体系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设身处地地用学生的眼光看待教材,使自己的教学真正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二、 数学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途径

1. 专家指导。

我们聘请常州高级中学的三位数学教师到学校开设《数学发展史》这门课程。因为他们在自己学校对学生开设了这门课程,并且编写了教材,于是,我们请他们每周为学校老师上一节课。老师们则要认真听讲,做好记录,还要定期考核,过关达标。应该说,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教师对数学发展的历史明显清晰了。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和学生谈小数的来源,可以和学生谈关于圆周率计算的历史,可以和学生谈古人是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的,可以和学生谈古今中外著名数学家的治学精神、学术成就……学生变得更喜欢数学了。

2. “头脑风暴”。

我们都知道数学思想方法非常重要,可是由于这些方法比较抽象,如何提高教师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呢?如果仅仅是听讲座,老师们可能会似懂非懂,不能消化;如果布置自学任务,则没有积极的环境熏陶,效果可能并不理想。于是我们决定开展“头脑风暴”,通俗地讲,也就是做题训练。每周的教研活动中,我们都会给老师出一些对思维要求比较高的数学题,让老师尝试解决,并鼓励方法多样化。做完后,组织老师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并进行优化选择,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另外,我们还鼓励老师自主选题、出题,每周评选最佳题目,对发现或发明最佳题目的教师加以表扬,激发了教师的积极性。“头脑风暴”的训练,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解题能力,而且让一些深奥的数学思想方法变得通俗易懂。面对教学中的难题,教师们大都能灵活应对,用正确、巧妙的方法加以解决,被学生难倒的机会少了,尴尬的场面也少了。

3. “拓展训练”。

本学期我们围绕统计教学开展过一次“拓展训练”,把全校23位数学教师分成5组,各选一名组长。所有组员共同参与,把小学六年12册书上的统计内容进行分类整理,用本组认为最合适、最清晰的方法呈现,最后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讲解,其他教师随时提问。所有小组结束后,组织专家对小组活动过程以及活动成果进行点评并颁奖。活动过程中,每位教师都非常兴奋、积极,感受到与同伴合作的力量。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们都反映对小学阶段的统计教学内容有了清晰的认识,知道了各年级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这正是“拓展训练”所要达到的目的。在今后,我们还会定期开展这样的“拓展训练”,争取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让老师们对小学六年所有领域的知识结构都有一定的了解。

4. “你我做主”。

过去开展教研活动,我们喜欢邀请专家。一来专家学问深厚,可以给我们以引领;二来请了专家,也提高了教研活动的层次。但是,普通教师对经常邀请专家并不表示认同,他们觉得专家话语过于深奥,过分理论化,不能直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而且他们认为自己和专家不在同一层次,因此,不敢与专家平等对话。这学期,我们开展了“你我做主”的教研活动。请普通教师上讲台,对所有数学教师进行培训。我们组织学习了叶澜教授的《一堂好课的标准》,组织富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了“解题策略”的专项培训……所有这些活动,都是教师充当主角,实践证明活动效果很好。

5. “每周一课”。

课堂教学是检验教师学科素养的“试金石”。教师学科素养的提高,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虽然我们平常加强了公开课的教学研究,尝试进行每月一课的考核,但是由于展示的机会太少,不能真正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毕竟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要建立在扎实的常态教学基础上。因此,我们开展了“每周一课”的教学活动。从教学骨干开始,所有教师按次序每周上一节示范课,内容自定,上完后所有教师进行点评,分析教学中的问题,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引导每位教师不断提高。这样的活动,给每位教师提供了更多展示的舞台,也让每位教师感受到了适度的压力,产生了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动力。

做一名有较高数学素养的教师,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迫切需求。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都应通过积极的学习和实践,努力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