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 探索 交流-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实践 探索 交流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实践 探索 交流

实践 探索 交流

2016-10-27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实践 探索 交流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实践 探索 交流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注意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学习活动,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认真听讲、完成练习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去操作实践,去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及成功的快乐,从而真正实现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 操作实践,启迪数学思维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实质是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并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能启迪数学思维,对所学的知识理解更深刻。例如,二年级(上册)教材,学生认识了除法后,我拿出12本练习本让学生自己平均分一分,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分的。组织全班交流时,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出示各种平均的结果,依次对每一种分的结果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说一说分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可以是“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平均分成几份”,但不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结果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了很多种分法,激活了思维。让学生动手操作,还营造了富有生机的学习氛围,实现了学习方式的改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例如,在教学“认图形”时,让学生观察学校花园地砖有几条边,举出在生活中看到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多边形,通过折、剪、拼等活动,突出图形的变换,充分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变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二、 自主探索,培养自学能力

自主探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独立探索和发现,从而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只起点拨、引导作用。自主探索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要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就指导学生自己看;只要学生自己能讲出的,就鼓励学生大胆说;只要学生自己能够实践的,就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总之,只要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自主探索要成为学生主动的要求。在教学时,教师可先提出尝试问题,用尝试题引导学生看书自学,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使自主探索有目的性。最后,可让学生提出疑问,再合作交流。例如,在一年级(下册)教学“加和减”时,我先拟出一个自学提纲:

(1) 一班植树43棵,二班植树31棵,两个班共植树多少棵?怎样算?你能想到几种算法?

(2) 看看书上是怎样算的?

(3) 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们根据自学提纲积极参与到自学活动中,在解决问题中获取了新知。这样的教学,营造出了积极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三、 合作交流,激发创新情感

合作交流是在学生独立学习,对所学知识有所感知或对问题有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交流,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问题的深入研究。合作交流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苏教版教材中的“想想做做”和“试一试”等栏目为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例如《有趣的七巧板》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分小组拿出事先自制的七巧板,引导学生认识七巧板:有几种图形?每一种图形有几个?那些图形是完全一样的?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像,尝试拼搭。对同一图形,如一个长方形,看有几种拼法?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六块能拼出几种图形?并分小组填写实验记录。这样各小组学生分组合作,有的拼摆,有的记录,最后对实验记录进行观察、分析、讨论。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对能创造性地拼出有趣图形的学生,给予鼓励。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的良好习惯,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苏教版教材所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它们和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如果能有机结合,将十分有助于学生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同时,也能有效地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