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研究的几点看法-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对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研究...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对小学数学...

对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研究的几点看法

2016-10-27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对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研究的几点看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对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研究的几点看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如何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问题我们愈加有了冷静的思考。下面笔者仅对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简抒己见。

一、 开展数学课堂实效研究的现实意义

研究实效性它的意义在于通过触及课堂教学更深层面的实质问题,唤起广大教师研究探索的热情,使教师在实效性的大讨论中更有针对性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提高对课堂教学实效性本质的再认识,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落实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上有所得、有所获,为学生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注入后劲。

二、关注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基本保证

追求高质量的教学质量、讲求高质量的课堂效率是落实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基本保证。也就是说具有实效性的课堂教学一定是追求高质量讲求高效率的教学过程。但是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即要关注教师教的质量,又要关注学生学的质量,二者缺一不可。

1、有效的课堂教学,要关注教学过程的质量。教学过程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其教学能力应该包括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智慧,课程资源的运用、课堂学习环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调控、对学生学法的指导等。所以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过程更重视更提倡思维的互动。但传统的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是采取包办代替,搞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然学起于思,没有学生思维参与的课堂,就像一潭死水,而互动的课堂,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了生命力。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中,笔者是这样做的:在引入环节采用游戏引入,出示5幅图片问学生:今天我们这几个数字朋友跑哪去了呢?老师偷偷的告诉你们,他们呀,藏在这几幅画后面了。你能想办法把它们一一找出来吗?(请学生找数字,并说明这样猜的理由。)最后再出示第六幅图片让学生猜数,以此揭示课题0的认识。接下来在理解0的意义这一环节中,笔者以讲故事《小兔采蘑菇》的方式创设情景,让学生从中初步感知0的存在,并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学习和做事一样,如果三心二意就学不好、做不好了。接下来我让学生自己尝试找生活中的0,然后老师利用课件显示生活片断,和大家一起寻找0的足迹。有的找到电话、遥控、住房号码、计算机,还有同学想到100元、50元、10元上也有0。学生越找越多,像开了锅似的,不愿意停下来。最后在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设计游戏的练习小猫钓鱼,笔者把得数是0.5.4的小背篓贴在黑板上,把写着算式的小鱼送给上课认真的同学,请他们把小鱼贴在对应得数的小背篓下面。既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又把学习的气氛推向高潮。从学生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通过实践,我们可以感受到:教师的概括总结不能变成学生的,教师对问题理解了不等于学生同样理解了。因此,要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教师必须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思维,让他们在思、想、做、练的过程中提炼信息、整合语言、落到笔上。学生只有自己在这样的实践操作和情感体验中才会不断提高能力,增加认知,他们认识问题和理解问题才会更加全面、才会更有深度、广度。

2、有效的课堂教学,要做到教师的眼中有学生。

首先,教师在备课中要正确处理好备课中的备教材 、备学生 、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三者的结合。但相对于备教材而言,备学生 、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更为重要一些。新课标在很大程度上更加注重和优化人文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更加关注学生,认真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和教材这三对关系,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一桥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在教学环节的设置、课堂组织方式的确立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一课中,笔者将教学目标进行了分层次设计,在知识技能方面,后进生只要求了解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而中等生和优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解决较难的求圆柱表面积的实际问题。(如求无盖圆柱水桶表面积等类型习题),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后进生只要求在教师的讲解、演示下理解圆柱体表面积计算方法,中等生要求在小组合作和教师引导下理解计算方法,而优生则主要通过自主探究和拼拆图形的方式理解与掌握。这样分层次的目标设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达成同一训练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果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其次,教师上课时要关注学生的听讲状态、互动情况。在学习过程中,会有许多生成性资源,教师要善于把握和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资源,对课堂生成进行精心的预设,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和教学内容提出具有挑战性且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索求知的热情,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使生成的问题成为学生研究数学问题的重要资源和探索的平台。教师合理的、巧妙的利用好生成性资源,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之,则会影响课堂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回收废品》一课中的一道练习题,小鹿身高65厘米,小熊猫再长4厘米就和小鹿一样高了。这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列法,65+4和65-4,对于这两种做法笔者没有马上判定谁对谁错,决定让他们对自己的做法进行辩论,原来列加法算式的孩子认为:小熊猫再长高4厘米就应该加上,也就是说这类学生没有明白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这一关键性的问题。在辩论中他们明白了原来再长4厘米的意思是还差4厘米和小鹿的身高相同,也就是比多的数还少4厘米,因此应该用减法的道理。虽然这里花了不少时间,也不符合老师课前预设的教案,没有完成预定的目标,但是笔者相信有了这次辩论,孩子们的认识已经有了一次提高,思维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缺憾不一定不美。

因此,如果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对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研究的几点看法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对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研究的几点看法发现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现状不适应,就要考虑为什么不适应,哪里不适应,是我们讲授的内容学生接受不了还是其他原因。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动起来(动手、动眼、动脑),是教师的原因、课程的原因还是他自身的原因,怎么改进更合适。我们教师一定要摒弃那种我讲我的,学生做自己的,老师很累,学生没有收获现象。

三、有效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基本手段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地采用,它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实现数学化,讲求数学思维的含量,能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把握。有效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的问题必须具有现实性、挑战性、思考性、能引发学生广泛的,深层次的思考。反观目前的许多课堂教学,为讨论而讨论,为合作而合作,为活动而活动等华而不实,虚有其表的教学现象频频亮相。是部分教师对合作学习持不放心态度。他们对合作结果反复问,然后又反复解释,觉得是拖泥带水,颠来倒去,是没有实效性的。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探究的问题,用数学问题的魅力引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提出适当的探究问题,为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探究数学知识注入活力。 另外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猜想,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实践操作进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小学教学 设计 网XXJXsj.cn更多数学论文]

1、认真研读教材,体会编者意图,明确教学重、难点,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例如:100以内数的认识的课,按照教材的编排意图,数100根小棒,要一根一根地数,数出10根捆成一捆,数出10捆;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应该多交流,说一说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理解为什么把10根捆成一捆。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感知100的大小,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数100以内的数;体会数数的根据是十进制计数法,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但是,教师在教学时,学生4个人一组合作数出100根小棒后,成员间没有什么交流,然后让每个小组的代表汇报自己小组数了多少根小棒,都是怎么数的。学生花了很多时间汇报自己是1根1根地数、2根2根地数、5根5根地数然后教师发现时间不够了,就匆忙结束合作学习,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实际上这是教师没有完全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和重点,没有很好地设计怎样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没有向学生说清楚合作的要求和目的是什么,学生没有体会数数的根据是十进制计数法,即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这样就使得课堂中的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2、明确合作目标,合理分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二)中,笔者是这样做的:1、出示口算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共16题(开火车方式进行口算)2、师:这些题都是前段时间学习的20以内的加法,今天我们就要对20以内的加法进行整理和复习3、师:如果要给上面题进行分类,该怎么分?请学生观察后汇报。4、在学生按顺序说出分类的方法后,请4人小组合作从信封里拿出算式卡片自由选择分法将上面的算式进行分类5、师:老师发现这样的摆和分不便于观察,我们把它按一定顺序横着或是竖着贴在这张有格子的大纸上。注意:一定是要按一定的顺序贴(要求:在贴之前,先决定谁拿胶棒、谁拿算式、谁贴算式、谁检查),在本节课的小组合作中,始终有着明确的要求,第一次,要求学生按已有的标准进行分类。并对学生合作情况教师及时做出了评价,并介绍了优秀小组的方法。第二次,当老师发现学生合作的方法存在问题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定是要按一定的顺序贴。在贴之前,先决定谁拿胶棒、谁拿算式、谁贴算式、谁检查。并且在合作交流时教师及时提醒和指导小组中的每一个学生进行相互的讨论和交流。这样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动手做,使小组合作交流不停于表面,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对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必然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实践证明,在合作交流中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培养。

2、对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目标。

3、合理的组建小组人员的搭配,明确小组成员分工,组织好组内、组与组之间的交流。

4、注意培养学生合作技能和良好的合作习惯。

5、为合作交流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以此保证合作交流的有效性。

6、在合作交流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与评价。

四、经历真正的数学化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

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应该体现在让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但是不能说只要经历了数学化就是落实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应该体现在让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经历数学化是落实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的途径。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是数学教学有实效性的基础,但不是数学课堂实效性的必然。我们数学课堂一度过于花俏,缺了数学味,又逐渐过于关注数学化了。例如:一些教师对数学化的理解过于片面,过分强调应用题教学的现实性,在教学高举生活化这面大旗,事事必生活,题题必情境。过于追求形式,在教学中一味地创设情境,而对问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思维价值不愿挖掘,觉得一分析数量关系就是 走老路了,一谈数学算理就是不做数学了。甚至认为教师上课一旦涉及数量关系就是老观念,老办法,老思想。一些老师在教材提供的富有生活化气息的主题图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弱化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对教学的目标模糊,使得学生的学习变成雾里看花。

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用心地去体会,让学生理解数学内涵,使学生在亲身经历现实并进行数学化的过程,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获取知识,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从而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

总之,理性客观地反思过去,实事求是地面对今天,以平和的心态,科学研究的精神来分析当今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新课改的落实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努力去摸索、去探求。提高数学课堂实效性需要每一位老师少些花哨,多些思考。当然在研究的过程中难免要走一些弯路,我们要学会在不断的困惑中反思,在不断的思考中实践。新课改道路任重而道远!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