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操作活动的有效性-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谈谈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首页>教学经验>数学论文>谈谈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谈谈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2016-10-27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谈谈操作活动的有效性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谈谈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皮亚杰曾说过,动作是智慧的源泉。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操作活动因此历来被广大数学教师所重视,并提到了很高的地位。的确,有效的操作活动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创造,符合儿童由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规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不能对操作活动科学地组织,经常使操作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出现了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操作非但没有起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进程,影响了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学习效率。那么,应如何体现操作活动的有效性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谈几点拙见。

一、操作前要有要求。

操作是一种学习手段,通过操作,为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法则和规律提供感性基础,培养探究能力。而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具有明显的无意性和情绪性,动手操作时往往被他们感兴趣的学具的色彩、形状等外部因素所吸引,任凭自己的兴致来摆弄学具,对操作的目的并不明确。作为教师这时应该向学生提出清晰的操作要求,把操作的目的交待清楚,让学生带着问题边操作边思考。

如我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时,当学生认识了1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后,为了能正确运用它进行简单的测量,并为后面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作好准备,我提出:每个人只有4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硬纸片,你能不借助其他人的学具,独立想办法量出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吗?学生明确了操作要求后,发现测量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比较容易,而测量长和宽分别为3厘米、2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时,手中的硬纸片不够用。这时,我启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很快,有的学生就想出先分别测量出长和宽的厘米数再根据乘法的意义计算的办法了。这一富有挑战性的操作环节,既帮助学生建立、巩固了面积单位的概念,为后继学习埋下了伏笔;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热情,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除了操作目的要明确外,对操作方法也应有适当的要求。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而对操作方法不作过多的规定,结果反而费时费力,降低了教学效率。操作方法虽然没有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要求,但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草率从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经过精心设计,合乎逻辑联系的操作方法,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容易,而且有利干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操作活动是加强学生感知、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手段,操作活动的过程是学生手、脑并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把学生的操作活动看作其思维的动态反映,操作程序正确、方法得当时,就表示学生的思维清晰、正确、有序。为了提高学生操作活动的有效性,教师不仅应精心设计学生的操作活动,而且要重视对学生操作方法的指导。例如,教学《圆的面积公式》一课时,教师可对学生的操作活动作如下要求:(1)课前准备3圆片;(2)思考:沿着什么剪就可以把圆片剪拼成以学习过的图形;(3)把圆片分割成若干等份;(4)思考: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圆有什么联系,怎样由拼成图形的面积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这就保证了学生沿着正确的途径研究圆的面积,避免了盲目探索。

二、操作中要有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谈谈操作活动的有效性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谈谈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在组织操作活动时,不能为了操作而操作,要达到操作活动的有效性,就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实际操作,使其积聚的感性知识真正抽象转化为理性知识。学具的操作,仅仅是把学习数学知识应用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过程,但这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通过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智力活动形式,准确抽象出理性的结论,避免概括前的思维断层。因此,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帮助学生认真总结,准确归纳,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逐层转化,实现具体动作思维逐步到抽象逻辑思维的飞跃。

例如教学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例1时,可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先把6个梨平均分成3份,分完后把相应的横式和竖式写出来;然后再让学生把7个梨平均分成3堆,当学生发现不能分光时教师揭示课题,并讲述横式、竖式的书写与读法;在此基础上,再次让学生操作练习: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操作完,把竖式书写完整。通过以上操作,在学生取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教师紧接着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比较前面题里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马上会根据前面的操作及书写的算式进行观察、比较、抽象,最后概括出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结论,且对为什么余数比除数小的原因也会很容易地了解。

又如,教学9加几时,学生在摆小棒计算9+7时出现了不同的算法:(1)通过数数,逐根累加小棒得出结果;(2)从7根小棒中拿出1根,放到9根里凑成10,再加上余下的6根;(3)从9根小棒中拿出3根,放到7根里凑成10,再加上余下的6根。如果教师不及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对多种算法进行优化,学生就难以形成关于凑十法的正确表象,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再学习后面的进位加法时甚至会后患无穷。

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尤其应重视学生操作过程中的反思即数学抽象。当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获得算法的物化图式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经历有效的数学抽象过程,通过学生头脑中的智力操作,使物化图式转化为心理图式。因此,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数学抽象的过程,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半具体,再到抽象的这一完整数学化过程,主动建构起头脑中的算法图式。比如,在教学13-9时,在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得出正确结果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外显的操作过程进行分步抽象、逐步内化。在交流摆小圆片过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引领学生进行静态观察和反省抽象,归纳呈现出破10法的半直观、半抽象图式。接着启发学生进行算理抽象成数学算式,用算法化来完成心理图式的转化。当这种算法图式得到熟练运用之后,外化的直观动作便会渐渐取消,形成内化的思维活动,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在其中得到了有效培养。这样的操作活动过程才是有价值的,才能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操作后要有表述。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操作活动是帮助学生形象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学生能够有条理地把自己的操作过程用语言表达清楚,则有利于使其认识又感性上升到理性。因此操作完成后,教师应帮助学生提升、超越单纯、机械的操作技能,将操作活动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充分挖掘出来,从而真正发挥操作活动对深化学生认识的作用。

如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学生已经会拨钟表示出整时和几时半的时刻了,但我并没有停上在拨钟技能的满足上,而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怎样表示整时,又怎样表示几时半?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看看谁总结的最好。启发学生说出分针和时针指向上的不同点,使那些模糊不清、似懂非懂的学生明确了区别整时与几时半的方法。

又如,在学习几何形体时,指导学生用铁丝、编织条等材料,围成几种常见的框架形体,让学生用手去触摸、感知,建立丰富的表象,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形体的理解。如用两个圆圈和3根等长的铁丝制成框架式的形体,展开后经过观察与讨论,学生思路打开,想象丰富。他们把这个框架式的形体既可看作有底无盖的油桶,又可看作有底无盖的水桶,还可以看作无底无盖的烟囱,还可以看作是一个与圆柱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这样,学生不仅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且想象空间得到充分的扩展,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

智慧的鲜花开放在手指尖上。要让儿童的智慧之花开放得更加炫烂,教师就要对操作活动精心设计、全程调控,真正发挥操作活动的有效性,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