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数学《帮妈妈整理物品》教学设计-查字典数学网
数学青岛版小学数学《帮妈妈...
首页>数学教研>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

青岛版小学数学《帮妈妈整理物品》教学设计

2016-10-27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小学数学《帮妈妈整理物品》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小学数学《帮妈妈整理物品》教学设计――轻重、高矮、大小、多少、宽窄的比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30页信息窗2 第1个红点标示的例题和2个红点标示的第一个例题

教材分析:

观察并进行比较,是常用的思维方法,也是常见的基本学习方法,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教材安排比一比在于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习惯和比较的能力。教材选取了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背景,创设帮妈妈放衣服的情境,通过妈妈与小朋友的对话,启发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学习比较厚薄、长短,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比较意识。

学情分析:

在知识上,学生在第一单元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具备了初步的比较意识;在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比厚薄、比长短、比多少的直接认识,有比较多的感性经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学生学会比较事物的多少、长短、厚薄等。

2、在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3、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4、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掌握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比较的结果是相对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过程设计:

谈话引入。

同学们请看黑板,教师把左手五指叉开按在黑板上,画出一只手的轮廓,这是老师的手,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手也画在黑板上呢?

(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左手五指叉开按在黑板上,教师帮助他画出手的轮廓。)

大家看这两只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会说出老师的手大,学生的手小,)

老师直接在黑板上画出的大的手心里写上大字,在小的手心里写上小字。

教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可能回答是通过看一看或比一比的方法得出来的。)

同学们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了老师的手大,同学的手小,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很多时候需要进行比较。板书课题: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拓大小手的手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黑板上直观的表现出大手和小手的比较,便于学生感知、理解,为下面比一比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活动一:整体感知情境图。

播放课件,先出示第21页的信息窗1,接着再出示第24页信息窗2的衣橱部分。同时教师进行谈话:同学们,小明是妈妈的好帮手,和妈妈一起先把衣服进行了分类,再把它们整齐地放置到衣橱里。观察这幅图,说说图上都有什么?

(学生交流,会说出图的左面是挂衣橱和存衣柜,放有爸爸妈妈和小明的衣服;右面是博古架,放有瓷马、花瓶、琉璃球等。)

[设计意图:联系上个信息窗,引出这节课的学习,保持了主题的一致性,情境的连续性。]

活动二:比多少、比厚薄。

在摆放衣服的时候,小明又有了新发现。课件出示小明的话:妈妈的衣服可真多呀!

指名读一读。

你同意小明的看法吗?为什么?

(学生可能表达以下意见:①比一比妈妈、爸爸、小明他们衣服的件数,发现妈妈的衣服多。②比一比妈妈、爸爸、小明叠放衣服的厚薄,看出妈妈的衣服多。)

(在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教师引导学生把话表达清楚。)

当学生回答出妈妈叠放的衣服厚时,用课件演示比较三摞衣服厚薄的过程。说明妈妈叠放的衣服厚,爸爸和明明叠放的衣服薄,所以妈妈的衣服多。教师板书:厚、薄。)

总结:同学们刚才用了很多好方法比较出妈妈的衣服多,看来我们用比一比的方法可以用来发现和分析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小明帮妈妈整理衣服时发现妈妈的衣服真多引出问题你是怎么知道的,从而引入对三人衣服的比较,学生对三摞衣服多少的感知是很直接的,可以比较件数,也可以比较厚薄,所以采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进行教学。但能否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是关键,所以在设计中特别强调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教师要及时评价,帮助学生把话表达清楚。

]活动三:比长短。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2中衣橱的左面部分的挂衣柜,进行谈话:天凉了,妈妈准备了三件外套挂在挂衣柜里,比一比这三件衣服,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一下,然后派代表全班汇报。)

教师:我们前面已经分好了学习小组,那么在自己想好了以后,先把自己的想法跟小组内的同学说说,别人说时要仔细听,听不懂的可以问,不同意见可以互相说说,说的好的地方要学着去说。看哪个小组里说的最好。

(交流时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意见:

(1)爸爸的衣服比妈妈的衣服长,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长。

(2)小明的衣服比妈妈的衣服短,妈妈的衣服比爸爸的衣服短。

(3)爸爸的衣服比妈妈的衣服长,妈妈的衣服比爸爸的衣服短。

(4)小明的衣服比妈妈的衣服短,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长。

(5)爸爸的衣服最长,小明的衣服最短。)

对表达清楚、能用多种标准比较的小组及时表扬,对表达不规范的小组要帮助他们把话说明白,对出错的小组要及时纠正,比如学生说妈妈的衣服长,小明的衣服短或妈妈的衣服短,爸爸的衣服长时要告诉学生比较是有标准的,一定要说明白是谁跟谁比。教师板书:长、短。

教师总结: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了三件衣服的长短,我们在比较的时候,一定要先确定比较的标准是什么,也就是要确定跟谁比,比较的标准不同,比较的结果也就不同。说的时候要表达清楚,说明白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教师总结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设计意图: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里教师由扶到放,帮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建立对新知识全面的认识。]活动四:闯关训练。

我们今天学习了比较,你都学会了吗?现在我们一起来进行闯关小测试吧,每过一关就会得到小奖励哦!比一比谁过关过得最顺利。

第一关:教材第25页自主练习题1。

指名读题,问: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题目要求我们怎么做?

(学生独立完成。)

订正对错,指名回答哪本书最厚,哪边书最多,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表达得是否规范,及时评价

。第二关:完成教材第26页自主练习题2。指名读题:题目中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全班交流比较的结果,并说出比较的依据。)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可以结合压翘翘板的游戏说明。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模拟演示天平称水果的过程,使学生明白天平的原理,知道怎样根据天平的平衡状况作出判断。

教师用课件出示教师教学用书第43页第3题,比较桃子、香蕉、菠萝的重量,通过图示使学生明白,桃子比香蕉重,菠萝比桃子重,所以香蕉最轻,菠萝最重。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多媒体演示,变静态为动态,为学生认识天平,理解天平的原理,提供了直观的感知和实际生活经验。]

第三关:独立完成教材第26页自主练习题3。

(全班交流,并说出判断的根据。)

图中还可以比较的是团线的大小,小猫的大小、高矮等。

[设计意图:提供主题图,让学生先根据书本的要求进行比较,然后自己寻找其他可以比较的方面,体现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学会自己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四关:实践活动。

我们的教室里有很多物品,你能选择哪些物品来进行多少、厚薄、长短的比较?请你提出问题,考考你们小组的同学。

(小组合作学习,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但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的思想。

在练习中采取闯关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每过一关就获得一份鼓励,吸引学生积极投入下一环节的练习,这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的。]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简要回忆总结,教师表扬自主而有条理的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与评价,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 比 较大(大手印) 小(小手印)

厚 薄长 短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青岛版小学数学《帮妈妈整理物品》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青岛版小学数学《帮妈妈整理物品》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第24-25页信息窗2 第2个红点中标示的第二个例题

教材分析:

教材继续应用帮妈妈放衣服的情境,在上一节比较长短、多少、厚薄的基础上,通过图中提供的瓷马、花瓶、琉璃球等物品进行多少、大小、轻重、粗细、高矮的比较,并进行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强化比较的意识,掌握比较的方法。

学情分析:

在知识上,学生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具备了初步的比较意识和方法, 在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比厚薄、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的直接认识,有比较多的感性经验。但学生在比较的相对性的理解上、相差不大的物体的比较上会感到困难。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掌握原有知识(比多少、比长短、比厚薄)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知识面进行拓宽。除了会比较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外,还会比较事物的大小、粗细、轻重等等。

2、在比一比的活动中,进一步形成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3、学生学会提出并解决有关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并能清楚地进行表达。

4、在经历比较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与数学有关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比较的方法,并能清楚地表达比较的结果。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比较相差不大的物体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排球、铅球、铅笔、纸盒。

过程设计:

引入。

课件出示手指儿歌:一是锥子,二是剪子,三是叉子,四是板子,五是小手,六是烟斗,七是捏子,八是手枪,九是钩子,十是麻花。

(学生边读边做动作。)

活动一:复习比长短。

我们的小手真灵活啊,你能比一比五个手指的长短吗?先自己想想然后同位两人互相说说。

(同位交流,全班交流。)

教师注意倾听学生的表达,及时评价。

刚才我们比较了自己的小手指,现在小组内比一比谁的手长,谁的手短。

(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谁来跟老师比一比手的长短?师生活动。

教师出示课件:第26页自主练习第4题,你会选择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喜欢自己的小手,喜欢儿歌,喜欢游戏,在这里安排读儿歌,做游戏的方式复习长短的比较,寓教于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活动二:比粗细。

刚才我们比较了小手的长短,想想还可以比较什么?

学生如果想不出来,教师念儿歌:五个手指头,五个好兄弟。有长也有短,有粗也有细。天天在一起,友爱又和气。引导学生说出还可以比较粗细。

同学们先比一比自己的五个小手指,再跟同位比一比,说一说。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教师板书:粗、细

[设计意图:继续运用小手指展开教学,除了比较长短,还可以比较粗细,在此渗透同一对象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比较,体现比较的多面性。

]活动三:比大小、比轻重、比高矮。

上节课,小明在帮妈妈整理衣服时发现妈妈的衣服很多,我们对小明和爸爸妈妈的衣服进行了比较,下面我们继续观察这个信息窗,出示信息窗2的全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还有什么?(学生会说出图中除了左边的衣橱,右边还有博古架,上面摆放着瓷马、花瓶、琉璃球等。)

教师提出合作学习要求:仔细观察情境图,选择瓷马、花瓶、琉璃球中的一项进行比较、研究。(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小组汇报合作学习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评价。各个小组可能选择瓷马,可以进行高矮、大小、多少的比较;可能选择花瓶,可以进行高矮的比较;可能选择琉璃球,可以进行大小、轻重的比较等。)小组交流时,要引导学生用谁比谁的形式表达比较的结果,对表达得好的学生及时肯定表扬,对表达不规范的学生给与帮助。(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高、矮,大、小,多、少,轻、重)

教师根据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时的情况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前面学生已经学会了长短、多少、厚薄、粗细的比较,所以在这里安排小组合作来学习高矮、大小、轻重的比较,通过交流,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表达。]

活动四:巩固练习。现在你学会比较了吗?让我们一起练一练吧。

1、自主练习:独立完成第27页练习第5题。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参与小组活动,了解学生有没有关于气球、足球轻重的生活体验,如果学生体验不深的话,就在全班交流的时候,出示气球和足球,让学生拿起来试一试,加深认识。

再让学生谈体会,从这个比较中,你有什么发现?你能再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结合学生的回答播放课件:一大团棉花和一小块铁、救生圈和沙袋等)

教师总结:大的物体不一定重,小的物体不一定轻,不同物体的轻重不一定与物体的大小有关。[设计意图:学生受视觉影响,往往觉得大的物体就重,小的物体就轻,如果生活中缺乏这样的经验,就更不容易进行正确的比较。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去试一试,不能仅仅靠观察,要丰富学生比较的方法。]

2、拓展练习:课件出示几组物品,进行比较。

两支长短相差不明显的铅笔(两支铅笔隔开一段距离)两个高度相差不明显的纸盒(一个放在地上,一个放在桌子上)

你能比较出这两支铅笔的长短和两个纸盒的高矮吗?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想出:把两支铅笔排在一起,一端对齐之后就可以看出谁长,两个纸盒同时放在地上或同时放在桌子上,就可以比较出谁高了。)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课件演示,加深认识。

教师总结:当两个物体相差不大时,我们不能只靠眼睛看,还要开动脑筋,想出更多的办法来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这个练习提高了难度,课件故意设计了两个相差不大的物品让学生进行比较,仅靠视觉很难做出判断,需要另想办法,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一端对齐,训练学生的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活动五:实践活动。

现在,我们同位两人做一个比较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比较对象,如身体的各个部分,书本、文具、学具等物品,可以比较不同的内容,如比较大小、高矮、长短、粗细、厚薄等。

(学生活动。)

(小组内汇报同位比较的结果。)

教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听学生表达得是否清楚,明白。

教师评价同位比较、小组交流情况。

[设计意图:学生结组活动,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比较,使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引导学生简要回忆总结,教师表扬自主而有条理的发言。)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反思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会自主整理知识。]

板书设计:

比 较

粗 细

高 矮

大 小

多 少

轻 重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