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1
收藏
1 习题11.2第1题答案
最佳答案:
解:△BDF可以看作是由△AD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旋转中心是点D旋转是90°
2 习题11.2第2题答案
最佳答案:
解:如图11-2-30所示,△A′B′C为△ABC旋转后的图形。
3 习题11.2第3题答案
最佳答案:
解:∵∠PBP′=∠ABC= 90°,P′B=PB=3,在Rt△PBP′中, 由勾股定理,
∴PP′的长是3
4 习题11.2第4题答案
最佳答案:
解:(1) S△D′A′B=1/2S矩形ABCD = 1/2ab;
S△DBC =1/2S矩形ABCD =1/2ab;
S△D′BD =1/2BD′ ×BD=1/2c2
(2) S梯形A′CDD′=1/2(A′D′+ CD)×(A′B+BC)=1/2(a十b)2,
S梯形A′CDD′=S△D′A′B+S△DBC+SAD′BD=1/2ab+1/2ab+=1/2c2=ab+1/2c2
(3)能,
∵S△D′A′B+S△DBC+S△D′BD
=S梯形A′CDD′,
∴1/2ab+1/2ab+1/2c2=1/2(a+b)2,
∴2ab+c2=(a+b)2,
∴2ab+c2=a2+2ab+b2,
∴c2=a2+b2
5 习题11.2第5题答案
最佳答案:
解:(1)如图11-2-31所示,
△ADE′为旋转后得到的图形.
(2)∵△ADE′是E′由△ABE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
∴BE=DE′,∠BAE=∠DAE ,E′,D,F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E′AD+ ∠DAF=∠BAE+∠DAF=90°-45°=45°.
在△AE′F与△AEF中,AF=AF,AE′=AE,∠E′AF=∠EAF,
∴AAE′F≌△AEF,
∴EF= E′F=E′D+ DF=BE+DF=2+3=5(cm)
初三C层次学生的复习
2004年安徽省理科实验班招生考试题
2004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贵阳实验区初中升学考试试卷
初三入学考试
一元二次方程(一)
安徽省2004年普通高中理科实验班招生考试
第四章单元测验[上学期]
七上数学第一章试题
2004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2004—2005年九年级数学
一元二次方程练习题
初三数学周练试题
初三数学复习-解直角三角形
期中考卷[下学期]
2004-2005年九年级
2005年浙江省台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卷
函数基础练习
九年级(上)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卷
2004北京朝阳区初中毕业统一考试数学试卷
九年级(上)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测试
九年级分式
2004年上海市毕业考试数学试卷
2004年安徽芜湖初中生升学
6.5垂直随堂练习(无答案)
点、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初三数学复习-方程与函数
初三数学模拟试题
2004年浙江省衢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招生考试
2004北京东城区初中毕业统一考试数学试卷
安徽省理科实验班招生试卷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不限 |
一年级 | 二年级 |
三年级 | 四年级 |
五年级 | 六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小考 | 中考 |
高考 |
不限 |
数学教案 |
数学课件 |
数学试题 |
不限 |
人教版 | 苏教版 |
北师版 | 冀教版 |
西师版 | 浙教版 |
青岛版 | 北京版 |
华师大版 | 湘教版 |
鲁教版 | 苏科版 |
沪教版 | 新课标A版 |
新课标B版 | 上海教育版 |
部编版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